第96頁(第1/2 頁)
1963年,就連賽迪這樣受寵的記者也感到新聞渠道變得艱難。他明白電視是一個新的強有力的對手。但是,使他糊塗的是,紐約的編輯們似乎還沒有覺察到這一點。他們過於沉迷於自己的那個天地,就他們而言,他們手中還有決定封面的權力,而這正是開創或粉碎一個人的事業的權力。賽迪本人還能見到所要見的人,只是比以前困難一些,要見到白宮的高階助手需要更多的努力,可能因此,他更多感到天平稍稍開始了傾斜,如果有一個白宮的訊息源接見你,就意味著幫了你一個忙,你就欠了他什麼。在甘迺迪任期之初,賽迪每週和甘迺迪見一次面,只要他願意,任何時候都可以見到他的部屬,但是,到1963年,訊息來源開始枯竭,他每三週才能見一次甘迺迪。約翰甘迺迪逝世之時,賽迪有一個月沒見到他。對總統來說,電視變得更加重要,也更容易打交道,總統幾乎可以按自己的旨意定調子。大選年正在迫近,電視肯定是最重要的宣傳工具,也是總統最好的宣傳工具。事實上,在接近尾聲時,賽迪有一個印象,甘迺迪和他見面主要是為了過去的原因,因為他們是朋友。甘迺迪非常喜歡聊天,聽聽,說說,喜歡和文字記者保持聯絡,因為甘迺迪對文字的東西有特殊的興趣。賽迪感到,如果換一個總統,全盤的改變會來得更快,更加突然。
死的甘迺迪不如活的詹森
1960年,民主黨全國大會期間,林登詹森在最後關頭訪問紐約,請求盧斯支援他爭取提名人的努力。林登的形象出現在提名人決定後的第一期《時代》上,使該雜誌的政治記者大吃一驚。一般人都認為這是菲爾布林格反甘迺迪的姿態。此次,《時代》雜誌很幸運,因為甘迺迪讓全國大會大吃一驚,他提名詹森為副總統人選。但是,此舉卻激起了甘迺迪部分人員的怨恨。三年後,約翰甘迺迪遇刺,奧託菲爾布林格決定封面不登遇刺的領袖,而登林登詹森的照片。這是《時代》雜誌的傳統政策‐‐與新領導人為伍;《時代》不喜歡在封面刊登死人的照片。但是,《時代》內部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尤其因為全國上下都在哀悼甘迺迪(《時代》在其&ldo;出版人的信&rdo;中笨拙滑稽地吹噓甘迺迪是該雜誌的首席訂戶)。有的編輯認為詹森載於封面是因為菲爾布林格喜歡詹森不喜歡甘迺迪。《新聞週刊》登出了甘迺迪的照片。
刺殺後的幾天,《時代》雜誌高階工作人員舉行工作午宴。賽迪應召從華盛頓回來介紹林登詹森的情況。他開口就說,詹森是一位能力超群的人,就管理方面而論,可能是白宮內最能幹的人,不過,他身上還有不少瑕疵。他說,《時代》應該對他小心提防,林登詹森比大多數政治家都更會撒謊,欺騙,雖然常常是在一些小事上,常常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在說謊,在騙人。賽迪的話還沒有說完,菲爾布林格的不悅之色就很明顯地表現出來了。他終於插話說,這一點無關宏旨,即或他有些粗野,即或他是一個說謊的人,那又有什麼要緊,他將成為一個好總統。但是非常有趣的是,赫德利多諾萬(hedley donovan),盧斯編輯方面的繼承人,現任時代雜誌公司的總編,這位在此類會議上十分小心謹慎的人,竟然插進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們應該對賽迪的話多加重視。多諾萬說,無法設想人的特性可以分割;如果在小事上撒謊的人也可以在大事上撒謊。賽迪離席後,菲爾布林格再一次提出將賽迪調離白宮,但是迪克克勒曼守住了要塞。賽迪的工作又一次得救。
------------
菲爾•格雷厄姆之死(一)
------------
在報界有這樣一種傳說:菲爾格雷厄姆買下《新聞週刊》的原因是這樣的:一個週末,他和凱到了紐約,凱感冒了,不能出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