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5 頁)
,以致造成社會紛亂、人慾橫流,於是乃倡仁義之名以為救濟。是非之彰,道之所以虧。上用智慧治,下便以計謀應,上下都旁離了質樸而崇尚文飾機詐,便使天下失去了真誠,以致大的詐偽必然就會出現。孔子說:〃民為不善,是上失其道。上陳之教而先服之,則百姓從風矣。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漫談】老子並非是反對仁義之行為,而是反對這種對仁義之名的張揚,因為這種張揚,會將人們誘向歧途。老子主張道德心,即超倫理的本體心。重視人的本性之樸,強調保持這種真誠淳樸的必要性,認為它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於道德,是超道德的。可以〃放德而行,循道而趨。”而“立仁義,修禮樂,則德遷而為偽矣〃。
現代哲學家尼采也是崇尚真誠、本真,也同樣反對其最高境界的道德意義。他認為,擺脫一切世俗羈絆的本真狀態,是人的內在本性。從而主張自由境界的非道德意識道路。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註釋】六親:父母、兄弟、妻子,這裡泛指親屬關係。
家庭親屬不和睦,才有了所謂的孝慈;國家陷於昏亂,才有了所謂的忠臣。陳柱說:〃太平之世,安有忠臣?安樂之家,豈有孝子?然則睹忠臣之可貴,必國之昏亂矣;睹孝子之可貴,必其家有不和矣。然則知仁義之可貴,則天下必不仁義者矣;是猶魚知水之可貴,則必已有失水之患者矣。〃
意譯
淳樸的大道頹廢了,才有了所謂的仁義;
奸詐的機心出現了,方產生嚴重的虛偽;
家庭親屬不和睦,才有了所謂的孝慈;
國家陷於昏亂,才有了所謂的忠臣。
原十九章 絕聖棄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註釋】〃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就如同〃不尚賢〃一樣,並非是厭惡、不用真正的聖智賢能,也不是反對仁義之行為,而只是反對用榮譽名號、高官厚祿等東西來進行標榜、崇尚。標榜、崇尚的結果,往往是使人在名利的誘惑下爭相主觀施為,甚至做偽、做表面文章。而且在這些形名的炫耀下,常常使人們喪失掉人性的客觀評判標準,從而被〃大偽〃所蒙敝。所以老子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人民將獲得百倍的利益。
鄧小平也說:“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休謨說,〃道德準則……並非是我們理性的結果〃。
【漫談】〃智慧出,有大偽〃。然而〃大偽〃在未被剝掉畫皮前,豈不都是在被當作聖賢嗎?魏忠賢在世時就被全國各地立生祠;希特勒未覆滅前,其萬千狂熱崇拜者如痴如迷;成吉思漢侵略的鐵蹄踐踏歐亞大陸,卻被稱作一代天驕。他們哪個不是被當作聖人供奉?可人民得到的是福焉?禍焉?既便是真心為民之聖,一旦有了神聖之名,便有〃為了打鬼,藉助鍾馗〃者。十年浩劫,萬千人民塗炭,誰負其疚?範應元說:〃聖智本欲以利民,而其未必至害民;蓋聖智之跡彰,則失無為之化也。上失無為,則下多妄作,故絕棄世俗之所謂聖智之事,則民百倍其利矣。〃
唐代詩人黃松非戰詩所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