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肝功能不全(1)(第1/3 頁)
第二節 肝功能不全
肝臟是體內具有多種生理功能的器官,它既是物質代謝的中心,又是重要的分泌、排洩、生物轉化和屏障器官。
一般而言,肝實質細胞發生功能障礙時,首先受損的是分泌功能(如高膽紅素血癥),其次是合成功能障礙(如凝血因子減少、低白蛋白血癥等),最後是解毒功能障礙(如滅活激素功能低下,芳香族氨基酸水平升高等)。
枯否氏細胞是定居肝臟內的一種巨噬細胞,它是體內最大的固有巨噬細胞群,佔固有巨噬細胞總數的80%~90%,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枯否氏細胞除具有強大的吞噬功能外,尚有調節肝內微迴圈,參加某些生化反應(如合成尿素與胰島素降解等),並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和炎症介質,對機體的防禦、免疫功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枯否氏細胞受損或功能障礙將會導致腸源性內毒素血癥的發生,後者又可加重肝臟損害,並引起多種肝外併發症,如dIc、功能性腎衰竭、頑固性腹水等。
肝臟具有相當大的功能儲備和再生能力。
在健康的動物中,超過2\/3的肝實質可以被切除而不會對肝功能造成明顯的損害,損傷的肝組織可以在幾天內再生修復,尤其是幼齡動物,再生能力更強。
某些致病因素(一次或長期反覆作用)嚴重損傷肝細胞和枯否氏細胞時,會導致肝臟形態結構和功能出現異常,進而引起水腫、黃疸、出血、繼發性感染、肝性腦病等一系列症狀,這一病理過程稱為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
如果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時,常導致肝性昏迷,此時稱作肝功能衰竭(hepaticfailture),臨床的主要表現為肝性腦病與肝腎綜合徵(功能性腎功能衰竭)。
根據病情發展速度,肝功能不全可分為急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肝功能不全2種型別。
前者見於馬傳染性貧血、豬鉤端螺旋體病以及嚴重的中毒性肝炎(如四氯化碳中毒)等,常很快發生黃疸,出血明顯;後者主要可見於各種肝硬化的晚期。
一、原因
引起肝功能不全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感染
病毒(如鴨的病毒性肝炎病毒)、細菌(如畜禽沙門氏菌)、寄生蟲(如血吸蟲、華枝睪吸蟲、阿米巴蟲)等均可造成肝臟損害。
在病原體複製和繁殖過程中及其毒素的直接作用下,導致肝細胞代謝紊亂,或者由於病原體作用導致肝臟的血液迴圈障礙,發生淤血、缺氧,從而引起肝細胞的變性和壞死。
傳染性因素是引起肝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
2.中毒
重金屬(如鉛、銅、汞、鎘等)、某些植物毒素(如棉酚等)、真菌毒素(如黃麴黴毒素等)和代謝毒物(如氨、胺類)等,這些物質對肝細胞內的細胞器具有很強的選擇性;棉酚能抑制肝細胞所需的酶,影響肝細胞的代謝,引起細胞的變性和壞死。
黃麴黴毒素b1是黃麴黴毒素中最強的一種,其主要在肝臟中發生代謝,它在細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轉化成黃麴黴毒素m1、黃麴黴毒素m2、黃麴黴毒素p1、黃麴黴毒素q1、黃麴黴毒素b2a、黃麴黴毒素醇等物質。
黃麴黴毒素b1的急性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慢性毒性可誘發癌變,致癌能力為二甲基亞硝胺的75倍,比二甲基偶氨苯高900倍,人的原發性肝癌也與黃麴黴毒素有關。
此外,某些藥物如氯黴素、利福平等長期大劑量的不合理使用,也會引起肝功能不全。
3.營養性因素
飼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