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melioidosis(第2/2 頁)
節,以肺臟和縱隔淋巴結最多見;出現神經症狀的見有腦膜腦炎,後軀麻痺的羔羊多在腰椎和薦椎發現膿腫。
2.山羊
病變分佈較廣,多半為體積較小的膿腫或結節,肺臟是最多見的部位,鼻中隔、其他臟器和淋巴結少見。腦組織往往看不到肉眼可見病變,少數腦脊髓液混濁。
【診斷】
本病由於沒有特徵性臨床症狀,確診需要實驗室檢查。
其方法是將細菌標本直接鏡檢,也可應用熒光抗體技術。
分離培養可用含有頭孢菌素和多黏菌素的選擇性培養基。
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接種倉鼠或豚鼠分離本菌。
對可疑菌落用抗類鼻疽陽性血清做凝集試驗,或用類鼻疽單克隆抗體做間接ELISA或熒光抗體技術進行鑑定,還可用間接血凝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
變態反應多用於馬和羊的診斷。
馬屬動物感染類鼻疽時,對鼻疽菌素也呈陽性反應而干擾鼻疽檢疫。此時用親和層析純化的類鼻疽菌素點眼和皮內試驗,注射後類鼻疽感染馬的面板增厚,其最高峰值出現在24h後,鼻疽感染馬出現在72h後,再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可以鑑別。
本病臨床症狀複雜,易與肺炎、肺膿腫、肺結核等混淆,與其他化膿菌所致的敗血症、骨髓炎、肺膿腫也難區別。慢性型還易被誤診為真菌病、梅毒、鼻疽、布魯菌病等,應注意鑑別。
【防控】
本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尚無可應用的疫苗。預防主要採取嚴格的防疫衛生措施,防止汙染本菌的水和土壤經損傷的面板、黏膜感染。患病人和動物的排洩物和膿性滲出物應以漂白粉消毒。為了預防帶菌動物擴散病菌,應加強動物檢疫和乳肉產品衛生檢驗,感染豬、羊的產品應高溫處理或廢棄。加強飼料及水源的管理,做好圈舍及環境衛生工作,消滅鄰近的齧齒動物。
【公共衛生】
人群對類鼻疽伯氏菌普遍易感,發病與否及臨床轉歸與感染菌量、病原毒力和宿主的免疫狀態有關。人的臨床症狀表現多種多樣,可概括為三種型別:急性型(或暴發型),表現為敗血症,病程平均約2周,病死率可達90%以上;亞急性和急性型均具有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感染,或呈現多發性膿腫、骨髓炎、前列腺炎等區域性感染臨床症狀,但亞急性病程在3個月以上;慢性型其病菌可在體內長期潛伏,當宿主抵抗力下降時,可突然發病死亡。
病人應隔離,對急性型病例必須採取有效治療措施,早期選用數種敏感的抗菌藥物聯合治療,療程要長(1~3個月)。常用卡那黴素、多西環素或磺胺嘧啶加甲氧啶(tmp)。為防止抗菌藥物的毒性反應,亦可交替應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