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5 頁)
其意義和現代價值似的。所以,在有關方面,我想,我們還有許多的基本建設要作。
早年筆者曾就人口問題作過一點研究,隨後傳聞“淡出江湖”,也就不免於“孤陋寡聞”(56)和“落伍時代”之譏。茲作此文,以就正於方家。
————————————————————
(1) 曠新年:《計劃生育政策是民族自殺政策》(《二十一世紀》2009年2月號);括號裡的那幾項中,“資金”是“借”來的,“技術”是“學”來的,“資源”是“浪擲”的;易富賢:《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稱之為“吃祖宗飯”((香港)大風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頁)。
(2) 以上參見《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
(3) 參見拙作《求學偶得》之三《政府和政府角色》。
(4) 參見高王凌:《十八世紀,二十世紀的先聲》,載《史林》2006年第5期。
(5) 李中清、王豐:《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中譯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版,第54頁、第81頁、第156頁、第10頁。
(6) 李伯重:《墮胎、避孕與絕育——宋元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的節育方法及其運用與傳播》,《中國學術》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71頁。
(7) 參見高王凌:《馬爾薩斯陰影下的人口爭論》,載《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8) 參見高王凌:《活著的傳統——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頁。
(9) 南懷瑾:《原本大學微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517頁,參見高王凌:《十八世紀,二十世紀的先聲》,載《史林》2006年第5期。
(10) 《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第49~50頁。
(11) 據中新網2008年12月24日電: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07年年末,全國總人口132129萬人。
(12) 參見我的部落格:《關於人口數字的疑問》,2008年12月。
(13) 如李中清認為,中國人口直到近代以前在總體水平上維持低增長——年平均增長率低於0。5‰,遠低於其他地區和國家,《人類的四分之一》,第165頁;而作為對立一派的曹樹基在這一點上則與之持有近似的論點,認為清代前期的人口高速增長“是一個虛構的命題”,其年平均增長率不足7‰,參見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5卷《清時期》,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35頁;我之所以不大同意的理由,特別是從經濟史的觀察,參見《馬爾薩斯陰影下的人口爭論》。
(14) 李中清、王豐:《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中譯本,三聯書店2000年版。(以下簡稱《人類的四分之一》),第54頁、第81頁、第156頁、第10頁;按:該書英文版出版於1999年。
(15) 李伯重:“墮胎、避孕與絕育——宋元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的節育方法及其運用與傳播”,《中國學術》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71頁。
(16) 《墮胎、避孕與絕育》,第73頁。
(17) 《人類的四分之一》,第131頁。
(18) 《人類的四分之一》,第137頁。
(19) 《墮胎、避孕與絕育》。
(20) 陳意新:《節育減緩了江南歷史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