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5 頁)
口的增長?》,載《中國學術》2000年第3期。
(21) 《墮胎、避孕與絕育》,第89~90頁、第84~85頁。
(22) 於允科先生、符友豐教授、李零教授的談話,2003年3月。
(23) 《墮胎、避孕與絕育》,第73頁。
(24) 參見高王凌:《經濟發展與地區開發——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
(25) 參見高王凌:《政府作用和角色問題的歷史考察》,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頁。
(26) 在讀了本文的草稿後,夏明方教授告訴我說(2003年6月),費孝通即曾指出,在廣西的一些地方,“每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這樣他們就“使人口安定在不會增加的水準上”,引文見《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頁。
(27) 《人類的四分之一》,第123頁。
(28)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5卷《清時期》,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77頁。
(29) 陳意新、曹樹基:《尊重中國人口史的真實》(未刊稿)。
(30) 曹樹基、陳意新:《馬爾薩斯理論和清代以來中國歷史人口——評美國學者近年來對清代以來中國人口的研究》,載《歷史研究》2002年第1期。
(31) 洪亮吉:《卷施閣文甲集》卷1《意言》;在此之前,明人徐光啟有“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之說;之後,汪士鐸有“二十年即加一倍”之說,二者皆有所見而發,參見吳申元:《中國人口思想史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頁、第237頁。
(32) 《中國人口史》第5卷《清時期》,第856頁。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許多知識青年在插隊的村莊,也都發現人口大約增加了一倍的現象。
(33) 《節育減緩了江南歷史人口的增長?》。
(34) 《馬爾薩斯理論和清代以來中國歷史人口》。
(35) 周孝正教授的談話,2003年3月。
(36) 《人類的四分之一》,第165頁。
(37) 《中國人口史》第5卷《清時期》,第835頁、第836頁。
(38) 《人類的四分之一》,第216頁。
(39) 《中國人口史》第5卷《清時期》,第832頁。
(40) 參見高王凌:《關於“清代人口研究”的幾點質疑》,(《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4期)、《清代人口研究述評》(《清史研究通訊》1983年第2期)、《十八世紀中國人口的增長和清政府的農業經濟對策》(1981年第一次全國清史討論會論文,《未定稿》1982年第32期)等。
(41) 參見高王凌:《清代初期中國人口的估算問題》(1983年南京人口會議論文,《人口理論與實踐》1984年第2期);《清代初期的人口數量和人口控制》(第二、三節),《政府作用和角色問題的歷史考察》;在南京會議上山西醫學院教授倪江林也使用了“倒推”法來測算清初人口,當然他的統計在方法上就更為嚴密。
(42) 《中國人口史》第5卷《清時期》,第870頁。
(43) 《人類的四分之一》,第47頁。
(44) 李伯重:《“最低生存水準”與“人口壓力”質疑》,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又見《人類的四分之一》,第177頁。
(45) 參見《“最低生存水準”與“人口壓力”質疑》。
(46) 參見柯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