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2/2 頁)
想,我們的國家在世人面前裝扮成一個基督教國家‐且不論其中的含義‐而我們卻不得不在這樣的狀態下享用聖餐。
把她趕到布蘭德堡帶來了適得其反的結果。她很快開始身體力行地啟發這個質樸鄉村的人們的覺悟。布蘭德堡是一個灰濛濛的貧民小鎮。她種了一塊草坪,闢了一個菜園,很快一個個小菜園和巴掌大的小草坪開始在布蘭德堡出現。她開辦了一個診所和圖書館,阿非利卡人開始要求當局把她遷走,說她是個煽動者,自從她來了之後,本地人就不那麼守規矩了。人們仰慕她,熱愛她。她不是個可以小瞧的人物,我覺得她也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她自信但不傲慢。我非常喜歡她,她的兩個女兒親熱地叫我&ldo;叔叔&rdo;。她是海外抵抗運動,特別是旅美非洲人的寵兒,被人們稱為&ldo;國母&rdo;。
種族隔離當局對她施加了巨大的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學到一條人生哲理,我們最好還是夾起尾巴做人,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寬以待人,因為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完全瞭解他人的處境。我並不是要一筆勾銷曼德拉夫人對那些可怕事件或可能參與的行動的責任,更不是要縱容這種行為。然而,她的確在鬥爭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我們誰也不能肯定自己在同樣的壓力下就不會屈服。的確有人挺過來了,但這毫無意義,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同,都以不同的獨特方式作出自己的反應。
進行為期9天聽證會的唯此一人。可以想見,如果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一個阿非利卡人,會引起怎樣的抱怨和軒然大波。有些總是另有圖謀的人聲稱,這樣做正逢非國大領導層求之不得讓她難堪、以削弱她在人民中的威信的時候。委員會希望進行秘密聽證這一點,就足以駁斥這種指責。我們決意瞭解這個不凡的人物,瞭解她對違反人權重大事件的深刻影響。是她自己堅持進行公開聽證,並招致公開宣傳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