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5 頁)
黎耀楠此言一出,下面學子立馬譁然,有人更是怒目而視,如果瑞海都算不上好官,那麼怎樣的官員才能算是好官,如果黎大人不是朝廷三品大員,有人當場就想甩袖子離開。
黎耀楠面色一凜,做出一個肅靜的手勢,讓他們安靜下來,板著臉道:“我說過,我講課的時候不許喧譁,有問題可以課後解答,現在都給我坐好。”
課堂瞬間安靜下來,黎耀楠清了清嗓子:“你們或許會覺得疑問,瑞海大人一生清明,為官兢兢業業,為民請命不畏強權,為了天下百姓,寧願和皇上對著幹,更有一次抬著自己的棺材御前告狀,可笑他告的還是前朝皇上,你們覺得很威風是不是,覺得瑞海無所畏懼,覺得他不負自己高風亮節的名聲。”
“可是,他憑什麼,他憑什麼和皇上打擂臺,為了狀告漢成帝一事,瑞海成全了他的一世清明,漢成帝迫於形勢,確實沒有處罰他,瑞海大獲全勝,從此在民間的聲望更上一層樓,然而你們可知道漢成帝雷霆一怒,事後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被他牽連,儘管死去的人心甘情願,自以為轟轟烈烈,但我卻不以為然。”
“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如果瑞海此舉起了作用,能讓漢成帝幡然悔悟,我或許還會說句敬佩,但結果呢,你們說說?”
下面的學子表情艱澀,結果是沒有任何結果,漢成帝依舊我行我素寵幸奸相,瑞海大人晚年悲苦,因貧困死與任上。
黎耀楠也不是真要他們回答,轉而說道:“這一點我們就先不說了,瑞海大人一生眼睛裡容不下沙子,辦過不少貪官汙吏的案件,現在我們來說說,他辦的幾件大案。”
“魏涵亮大家都知道,瑞海辦過的案子當中他很有名,猶記得史書上記載,這件案子曾經名動一時,魏涵亮乃是前朝戶部尚書之子,就任縣令一職,說白了就是鍍金,他在任上的時候廣撈錢財,所判冤案無數,瑞海大人鐵面無私,將其判了斬立決,百姓當時拍手稱快,你們也認為他沒錯吧,瑞海此舉確實為民除害。”
看見下面的人不服氣,黎耀楠微微一笑,安撫住他們的情緒:“我也認為他沒錯。”緊接著話鋒一轉:“你們熟讀史書,不知有沒有看過前朝各地的刑事大案,如果沒有看過,那我們就從瑞海扳倒尚書的案子說起。”
“戶部尚書當時所犯的事情,扣押賑災銀兩百萬有餘,受災的地點正是魏涵亮斬首的地方,尚書為了兒子報仇無所不用其極,只苦了當地的百姓,瑞海費時三年,為了扳倒戶部尚書可謂歷經千辛萬苦,然而,百姓所受的苦難能消磨嗎?”
“難道就放任貪官不管。”有人當時就忍不住出聲責問,今日黎大人所言,對他們的衝擊實在太大。
黎耀楠笑著回答:“怎麼可能不管,魏涵亮根本不適合為官,但是你們也不能否認,瑞海辦案的手段太極端,將魏涵亮斬首示眾確實大快人心,只不過卻會留下後患無窮。”
“那該怎麼辦?”
“戶部尚書勢大,除非放任貪官不管,否則哪能有什麼辦法。”
“就是。”
“。。。。。。”
“好了。”黎耀楠拍了一下桌子:“都靜一靜,有什麼問題,課後提問,現在都給我認真聽講。”
眾位學子立馬噤聲,神情變得更加專注,黎大人所言所思,全是他們從未考慮過的事情,但這些實實在在讓他們震動莫名,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背後,如果建立在百姓的苦難之上,那所謂的為民請命,豈不是成了笑話。
“魏涵亮一案,由於年代久遠,案宗上記錄不詳細,我也不能確定自己當時會怎樣斷案,但有一點我敢肯定,無論有什麼後患,我都會將它扼殺在萌芽裡,手中既然有魏涵亮的罪證,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會用來談判。”
“現在讓我來說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