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5 頁)
的時間忙著備課,學問之道,博大精深,他明白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說到授課,他就想起了大學時候的座談會,或許他可以將授課的方式改一改,與其講那些之乎者也,還不如講一些實用的東西,不僅開了先河,也算是博眾人眼球。
他在清流當中的名聲很好,然而僅僅這樣還不夠,人可以風光一時,又豈能風光一世,誰不喜歡名留青史,更何況,他還想為子孫後代做點事,有個人人敬仰的祖宗,至少可保他們三代安然無虞,等他百年之後,是好是壞端看他們的本事,自己想管也管不著了。
只不過,在他有能力的時候,他會盡量創造環境,爭取讓後輩們的路程更加順逐。
最重要的確是皇上的年紀大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當今聖上在的時候,他可以風光無限,但是聖上駕崩以後呢?他不得不為將來考慮。
近些日子,來自各方的試探,令他煩不勝煩,現在得罪眾位皇子沒關係,但是新皇登基以後誰知他會不會記恨,官場上從來沒有那麼簡單,想要保持中立,手中必須持有足夠的籌碼,否則遇到一個小氣的皇帝,將來只會被清算,這樣的情況卻不是他所樂見的。
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要把手中的籌碼,新增得更加豐厚。
休沐這一天,黎耀楠領著兩個兒子,以及金煜煊和辛澤奇,一行五人去了四海書苑。
李明章已經等候多時,眼中微微有些歉意:“東臨兄。”
黎耀楠四下掃了一眼,心中瞬間明瞭,今日前來聽課的學子,僅有三十餘人,並且還全是寒門出身。
四海書苑每隔一段時間,會請來朝中官員講課,人氣最旺的時候,小小一個書苑足足擠滿了兩千餘人,上一次御前大學士講學,同樣來了八百餘人,今日前來聽課的人數確實有些不夠看。
“無礙。”黎耀楠輕輕一笑,真金不怕火煉,人氣總是慢慢積累,他已經離開京城八年,他在雲南的政績再好,距離隔了千山萬水,訊息傳不到京城,能有三十餘人前來已經很不錯了。
將兩個兒子安頓好,黎耀楠徑直走入課堂。跟時下流行的小鬍子不一樣,黎耀楠的下巴很光潔,笑起來很好看,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味道。
“黎大人。”
學子們先跟他見禮。
“坐吧。”黎耀楠笑著說道,開啟手中準備的文稿,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不跟你們講學問,我們來講講為官之道。”
下面三十幾位學子,眼睛瞬間變得明亮,誰不知道黎大人年紀輕輕官居三品,他若能傳授一星半點,他們將受益無窮。
黎耀楠清了清嗓子:“先說明,這是我的個人看法,也是我總結出的一些經驗,不代表其他大臣。”
三十幾位學子聚精會神,黎大人總結出的經驗,絕對不會有錯,黎大人身後沒有任何靠山,他能從一介布衣,走到朝中三品大員的位置,只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們學習,需知,他們同樣是沒有後臺的寒門學子。
“為官之道,是要為百姓做好事,是要為民請命,為民申冤,大家或許都略有見解,心中有所宏願,孔子曰: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然則,我今天要講的卻不是這個。”
黎耀楠頓了頓:“接下來我要講的,是我的為官之道,我講課的時候不許大聲喧譁,稍後會留出時間讓你們提出疑問,好了,現在我們進入正題,就拿前朝大名鼎鼎的清官瑞海舉例,他是一位大清官,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欽佩?”
那是自然,三十幾人不自覺地點點頭,瑞海大人是他們的楷模,只可惜沒有生到好時候,前朝末年,奸相當政,縱有瑞海那樣的清官,也保不住朝廷覆滅。
“然而我要說的是,瑞海是一位清官,卻不是一位好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