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第1/2 頁)
東線。蘇聯和德國同樣在沉默對峙中度過了冬天。
一條沿著波羅地海三國、過白俄羅斯的奧爾沙陸橋、戈梅利,再經第涅伯河到黑海沿岸3000公里的&ot;豹&ot;防線,成為日爾曼人和斯拉夫人流血較量的刀口。
由於援助物資不能滿足巨大的需求,蘇維埃不得不放緩它的進軍速度。前線紅軍上報的數字說,卡車的缺口在15萬輛以上(這些車被轉用於中國)。有些地段已把民間卡車全部徵用,即使效率低下的馬車,也還是不敷使用。
當得知英美再一次違背諾言,以缺乏登陸艇為藉口-因為它們在準備登陸日本-而遲遲不能發動法國作戰時,史達林元帥看穿了資本主義頭子們的伎倆:他們是希望蘇聯人把血流乾。
憤怒的史達林指示莫洛托夫:在斯德哥爾摩,同李賓特洛甫建立接觸!
……但是另一個小鬍子-希特勒,竟在接觸中討價還價,趁機要求實現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地海三國獨立!
這個自以為聰明的奧地利下士竟然耍弄&ot;把戰爭俄羅斯化&ot;的陰謀。他難道以為1944年的蘇聯還沒有粉碎他夢想的力量?紅軍於是發動了克里米亞戰役。
激戰又開始了。由於那位&ot;十分熟悉此地&ot;的曼施泰因元帥,這場廝殺在烏克蘭南部持續了半年之久。
黑海航路遲遲未能打通。數十萬噸租借物資積壓在埃及,無法運抵蘇聯黑海港口。至於繞道波斯灣和伊朗,英國人的理由是,要等待蘇伊士運河疏通擁塞--因為幾條被炸沉的航船阻擋了航道。
這期間,&ot;豹防線&ot;北段無戰事。※
※史實是到七月中旬北線無戰鬥。
(347)
柏林。帝國總理府。
對於蘇聯攻勢,元首的反應是:立即著手組建以叛將弗拉索夫為首的親德國烏克蘭政權。
盤算下來,這個政權起碼短時間內可以給他提供30萬緊缺的兵源。元首對弗拉索夫開放蘇聯戰俘營,由他去挑選那些能忠實於自己計程車兵。
元首認為,大西洋和法國方向的西線,短期內還沒有盟軍登陸的危險。凱塞林在義大利幹得也不錯,擋住了急不可耐又笨手笨腳的約翰牛和山姆。
元首感到後悔的是決策上的一個失誤--直到1943年初,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以後,才對國內實行戰爭總動員。潛力發掘得太晚了。
有所補償的是,在施佩爾博士高效組織下,軍工生產正前所未有地提升。當然這犧牲了民用品。但若沒有勝利,民用品不就等於敵人的戰利品麼?
……只有油料是危險的。為此元首加強了羅馬尼亞油田的守備和防空力量。好在安東尼斯庫將軍十分配合,他有一句話:&ot;在羅馬尼亞,對戰爭中德國利益的保障,比任何其他被德國佔領國或盟國都好。&ot;這是實情。
國內新建的步兵師,和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組建的那些裝甲營應繼續調往東線,投入那裡決定性的戰役。元首在醞釀著一場&ot;豹的撲擊&ot;,並期待著撲擊之後有利態勢下的媾和。
……為此,元首打算派出在非洲打出赫赫威名的隆美爾元帥--試試這個對士兵有感召力的名字的效力。他窩在那個暫時沒有危險、又不得施展的西線,幹著督導工兵的工作--修築&ot;大西洋壁壘&ot;,有點可惜。
(348)
倫敦。契克斯莊園。
英國本土此時已成為一個巨大而完整的航空基地。數十座機場承載著上千架次的龐大轟炸機隊伍飛去飛回,已是家常便飯。而此時在遠東,千機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