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人們驚異於中英拋棄宿怨後的迅速接近,但還不瞭解內幕--首相有了一項出人意料的允諾:
除支援蔣委員長在戰後對國家的統治地位之外,他還要幫助重慶建立一支&ot;規模適當的&ot;海軍。
這一點沒有作為正式協議,但成為一項領袖之間的私下諒解和商定。
(310)
開羅會議期間,各項國際活動之外,蔣委員長的隨員吳國楨市長還記錄了一些非正式交談的花絮。
吳國楨,少年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曾與周恩來是同窗好友,並有結拜之誼。後赴美留學,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和公共管理學博士;回國後曾任蔣介石侍從室秘書、漢口市市長;此時正在重慶市市長任上。此番由於他流利的英語和歐美閱歷而隨行與會。※
※史實:吳國楨確曾參與開羅會議。
他在《隨筆》中寫道:
某日會間閒暇,蔣公謂恩來先生曰:共產國際既已解散,何不重歸政府?
周答:我軍始終處於政府領導下。雖無糧餉,抗戰不停,堅持一線。作戰次數、殲敵數量,均屬上乘。而犧牲尤巨。
蔣問:何以不經國家同意,擅自表示向歐洲派出遠徵軍?
周答:國家者非一人之國家。國共雙方,在抗日、反法西斯、反侵略旗幟下統一政令。如以&ot;國家&ot;為說辭,試問國家多年無餉無援,聽憑我軍自生自滅,&ot;國家&ot;義務何在?至於&ot;擅自&ot;,如今參戰方式多種,即令自發組織志願軍,亦屬可能,世界早有先例,並無&ot;擅自&ot;可責。
蔣曰:如此,豈不亂套?國家利益誰來代表?
周答:如有民選聯合政府,自當按民主表決結果行事。蔣公之所患,蓋以一人而天下也。二十世紀民主潮流不可抗拒,委座之觀念實為舊時代之產物。
委座乃拂袖而去。
……某日,何應欽部長戲言:
&ot;恩來啊,談談,貴黨前日丟失延安,轉進山西大同之感想?&ot;
周答:&ot;無足為怪。一如委座之放棄南京武漢,轉進重慶而已&ot;。
何窘。史迪威大笑。
……某日,在美國代表團居所、開羅西郊亞歷山大&iddot;柯克別墅,羅斯福總統指周恩來其人,問蔣公曰:此人怎樣?
蔣答:過去同我合作過。其人可,其黨不可。
羅勸告:中國應組成聯合政府。
蔣公良久對曰:共黨,實為赤色蘇俄在中國之傀儡,不可不防。
羅斯福笑謂:兩者相去甚遠!中共只是一些土地改革者……
《隨筆》中還有這樣的記載:
會間,羅斯福總統希望邱吉爾首相作出歸還香港、允許印度獨立等承諾。
首相憤然:&ot;我不適合作大英帝國葬禮執行人&ot;。
(311)
11月27日,英中美三國《開羅宣言》正式發表。它是這次會議最主要的成果。
&ot;我三大盟國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己謀求利益,也無意於擴張領土。
……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此外,日本亦將被逐出以暴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
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
&ot;我三大盟國抱定上述之各專案標,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