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胡宗南上將 白崇禧上將
(307)
上述戰場之外,國軍尚有餘力,實施了河內、海防戰役。
11月,白崇禧指揮桂系9個師,擊潰了交趾的日軍33師團,收復越南北部,提前打通了出海口。而處處吃緊的日軍,只能坐視&ot;南支那的淪陷&ot;。
委員長在赴開羅途中向胡宗南、傅作義和白崇禧三位上將頒發嘉獎令。順便還向華北戰區發一份&ot;激勵電報&ot;:
國府&ot;表彰劉鄧129師克復運城、侯馬&ot;,同情中共機關&ot;轉進大同、以保平安,並期:勿喪鬥志&ot;;同時責令胡、傅等部&ot;固守延安及陝北,不使再喪敵手&ot;。
同一時期的地中海,也有一場大規模武裝行動。
10月19日,盟軍發動了因緬甸作戰而推遲100天的西西里登陸。英美聯軍在強大火力支援下,月內拿下這個大島。
西西里之戰,軸心國再顯脆弱性。
11月17日,義大利國王維克託&iddot;伊曼紐爾召見墨索里尼,宣佈他為&ot;義大利最遭人痛恨的人&ot;,隨即廢黜,並將其送入救護車予以拘禁。幾天後,墨索里尼被送往荒無人煙的馬達萊納島。
巴頓回味了一遍同英軍並肩作戰的感覺,隱隱地有一種&ot;被歧視感&ot;。亞歷山大的偏袒,和蒙蒂明顯的搶功行為讓他悶悶不樂。他有點懷念那些尊稱他為&ot;高老頭&ot;的質樸的中國士兵。
(308)
尼羅河畔。開羅。
1943年11月22日,開羅會議如期召開。主題是討論亞太戰爭的態勢和走向,以及戰後有關安排。
會前,總統次子埃裡奧特中校問起父親對戰後局勢的看法。羅斯福說:
&ot;美國將不得不出面領導。並運用斡旋進行調解。解決他國間的分歧:俄國和英國在歐洲;英國與中國、中國與俄國在遠東。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是大國、強國,而且不妄求。
&ot;英國在走下坡路,中國仍在18世紀狀態,俄國猜疑我們,使我們也猜疑它。美國是能在世局中締造和平的唯一大國。這是巨大的職責,實現它的辦法是面對面地與這些人會談。※&ot;
此時的羅斯福總統,躊躇滿志。
※引自《羅斯福傳》。
蔣委員長也容光煥發。赴會之際宣佈:國府日前收復了&ot;被共黨拋棄的延安&ot;,以及原法屬的河內市和海防港。
新一輪勝利使他倍感風光。會議上的講話也有了分量:
過去,在盟國堅持&ot;先歐後亞&ot;戰略方針的前提下,發揮中國積極性是不現實的。而今,力量配置取得一定的歐亞平衡,因此中國可為盟國多所貢獻!
華北代表周恩來的發言頗有新意:
如果能夠提前打敗日本,華北聯軍可以參加對歐洲法西斯主義的作戰。
周還透露,這一精神是&ot;毛澤東主席親自向史迪威將軍提出過&ot;的。
這些表態引人注目。
(309)
老牌政治家邱吉爾迅速捕捉到中國有意參戰歐洲的資訊。
在尼羅河遊船上,同蒙巴頓上將的交談中,首相準確判斷了這種前景:
&ot;你注意到了嗎,迪基?中國人這個意向,很可以因勢利導。那些廉價的兵員和鮮血是別國所不具備的。這種可能性將大有助於我的地中海戰略。&ot;
蒙巴頓贊同首相的樂觀情緒,認為:
&ot;說到廉價兵員,即使訓練印度士兵,成本也高於中國士兵。特別是印度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