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2 頁)
阿諾德都進行了幹預,但效果不大。
因為進入浙江麗水基地的陳納德第14航空隊,已開始對日本和臺灣進行間歇性轟炸,大量航空炸彈都要從昆明運往麗水,以保證這一頭的更迫切、也更受重視的急需。
運輸機數量和燃料也不充足,反而還要求從延安向麗水調運油料,並加以空中護航。這佔去了316聯隊大半精力。
因此這時期-1943年夏季的華北空中作戰,基本陷於停頓。
(257)
莫斯科。赫爾岑路。中共代表團駐地。
為尋求共產國際解散後的工作方針,以及蘇聯對中國作戰的支援,延安方面派出一個代表團。6月下旬,前共產國際王明書記等,經蒙古赴蘇聯。
但得到的答覆是:目前,愛莫能助。
兩個月前,紅軍在哈爾科夫遭到老謀深算的德軍元帥曼施泰因的&ot;三套鉗&ot;戰術反擊,物資消耗很大。 ※史實。
即將到來的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區的會戰已漸現端倪。預計雙方在這裡會有一場大規模浴血拼殺。
負責與中共聯絡的米高揚同志解釋說:種種原因,使蘇聯自顧不暇。
7月,由主管根據地後勤建設的書記處書記高崗帶隊,第二批中共代表團再次到達,前來說明秋季作戰的緊迫性。
中共介紹:國民黨政府借共產國際解散之機,掀起了第三次反共浪潮,對延安實行種種封鎖和禁運。
蘇聯同志認為,有些困難是由於過度依賴美國的援助造成的。並提醒:兄弟的中國黨在利用資本主義美國的武器打擊日本強盜的同時,還要注意堅持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的根本立場,牢記偉大的國際主義義務。
受到一些質疑和抱怨後,王明和高崗終於見到史達林同志。高瞻遠矚的史達林同志表示:
共產國際雖然解散,但我們不能在遠東留下真空。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也是我們的鬥爭。蘇聯雖然十分困難,但不能忽略自己的國際主義義務。
7月中,雙方達成了協議。一批輕武器--主要是3萬支衝鋒鎗、步機槍和500門迫擊炮、彈藥,以及一些輔助器材,共計1600噸,裝了兩列火車,陸續從烏拉爾山工業區啟運。
交換條件,是2個月內《分流條款》中配給中國的美式車輛、施工機械、油料和中國勞務--裝卸工人。
中國同志認為,目前八路軍即將渡過以遊擊戰為主要手段的抗戰時期,今後的戰略目標是準備反攻。
因此,這些武器過於輕型化,種類也過於單一,不能適應大規模攻堅任務,希望有所調整。
高崗還說:受到史達林同志器重的林彪同志,特地提到,期待蘇聯能夠支援少量的&ot;喀秋莎&ot;火箭炮。
但蘇聯同志說,這些武器足以裝備60個輕裝戰鬥營了。目前蘇聯能夠提供的只能是輕武器。蘇聯同樣需要反攻。重武器和卡車,必須待美國兌現若干援蘇武器物資後,再來交換。
8月初,延安復電代表團催促:不必討價還價,照單接收,儘快啟運!
王明書記主動承擔善後事宜,自此長期滯留莫斯科。
延安也樂得這一安排。
高崗
(258)
蘇聯遠東。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蘇維埃港。
美國大使館的莫羅中尉此時已晉升為上尉,其中部分原因是他已往返了10次西伯利亞,儘管不全是乘坐火車。
他高興地第三次見到了卡爾迅上校--現在是準將。
&ot;將軍,當聽說你被當作美國戰爭販子被日本人殺害時,我和耶頓中校的血液,都要凝固啦。&ot;
&ot;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