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加上牛耕的普遍使用,開墾荒地,採用漢人先進生產技術,因此,西夏 糧食產量有所增加,具體表現在公私糧窖儲存了大批糧食。建糧窖儲糧, 並非西夏獨有。如唃廝羅統治下的河州(今甘肅臨夏市)地區的吐蕃族 也置窖儲粟。&ldo;河州羌率眾三萬於敦波,欲復舊地,守約度洮水擊破之, 取窖粟食軍&rdo;5。不僅吐蕃人建窖儲糧,而且金人統治下的沃州(今河北 趙縣)民間也有窖粟。&ldo;沃州刺史完顏僧家奴奏:&l;田琢軍二千五百人, 官廩不足,發民窖粟,猶不能贍&r;&rdo;1。西夏建窖儲糧始於何時?從有關 記載看,早在李繼遷重建夏州政權之時即已出現。如公元1002年(真宗 鹹平五年)涇原部署陳興與秦翰等率兵襲擊繼遷所部康奴族,&ldo;窮其巢 穴,俘老幼,獲器畜甚眾,盡焚其窖藏。&rdo;2此後,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 這種儲糧的公私窖藏越來越多。根據有關史料記載,西夏著名的糧倉糧 窖,有夏州境內的德靖鎮七里平和桃堆平。七里平有谷窖大小百餘所, 糧約8萬石;桃堆平的&ldo;國官窖&rdo;,&ldo;密密相排,遠近約可走馬一直&rdo;3; 靈州西南的鳴沙川(一作鳴沙州)的&ldo;御倉&rdo;,窖儲米多至百萬石。它 是西夏黑山威福監軍司軍糧供應地;陝西葭(jiā加)蘆、米脂地區的&ldo;歇 頭倉&rdo;,&ldo;(其)裡外良田不啻一二萬頃。夏人名為珍珠山,七寶山, 言其多出禾粟也&rdo;4。被夏人譽為&ldo;金窟堝&rdo;的石堡城,&ldo;夏人窖粟其間, 以千數&rdo;5。位於今甘肅定西縣南的西市城,諒祚曾在此&ldo;建造行衙,置 倉積穀&rdo;6。至於賀蘭山西北的&ldo;攤糧城&rdo;,是西夏後方著名的儲糧地。
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新築的定邊城,本是西夏的領地。該地&ldo;川 原厚運,土地衍沃,西夏昔日於此貯糧&rdo;7。
2《西夏書事》卷16。
3《長編》卷460,元佑六年六月丙午。
4《宋史》卷486,《夏國傳下》。
5《宋史》卷350,《張守約傳》。
1《金史》卷102,《田琢傳》。
2《宋史》卷279,《陳興傳》。
3《長編》卷319,元豐四年十一月辛巳。
4《宋史》卷176《食貨志》。
5《宋史》卷348《陶節夫傳》。
6《西夏紀》卷13。
7《宋會要輯稿》第190冊,《方域》8至27。
除了上述公私糧窖儲存了大批糧食外,西夏境內還有所謂&ldo;御莊&rdo;。
該&ldo;御莊&rdo;坐落在蘭州附近的龕谷城及質孤、勝如二堡。公元1081年(宋 元豐四年)九月,宋軍統帥李憲向蘭州進軍,曾發掘西夏龕谷川的糧窖, 取其積穀。史載: &ldo;大軍過龕谷川,秉常僭號御莊之地,極有窖積,及賊壘一所, 城甚堅固,無人戍守,惟有弓箭鐵桿極多,已遣逐軍副將,分兵發 窖取谷及防城弓箭之類&rdo;1。
這裡所謂&ldo;御莊&rdo;,即皇室建立的莊園。從糧窖附近有堡壘一所, 及大量弓箭鐵桿等武器看,表明西夏統治者為了防止倉儲被盜和監視生 產者勞動,防止其逃跑,派有一定數量計程車兵戍守。蘭州附近的智孤、 勝如二堡也有&ldo;御莊&rdo;。&ldo;智固,勝如川,偽號御莊&rdo;2。其地&ldo;平沃, 且有泉水可以灌溉,古稱榆中&rdo;3。這些糧窖、御莊的建置,從一個側面 反映了西夏農業的發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