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對方問,『這種便當還剩幾個?兩個是吧,請全賣給我』,匆匆捧著包好的便當回去。」
隔天,她帶來一封漂亮的書信。
「不光是少主,當時恰巧在江戶的主公也很喜歡,並吩咐『日後就請那家店送便當到宅邸來,辛苦了』。」
房五郎昂首挺胸,下巴往外挺,模仿對方的語調,十分滑稽。
「在我們的奇異百物語中,如果不方便道出真名,可以不用說,或是改個化名。我也不會刻意詢問……」
「好,我不會說。如果說了,可稱不上男伊達(註:指帶有俠氣、重義氣的意思。) 。」
提到伊達,便想到仙台藩(註:戰國武將伊達政宗,為仙台藩的第一任藩主。)。阿近不禁在胸前雙手一拍,發出「哇」一聲讚嘆。
「真不簡單。」
「像這種大藩少主的守護者,究竟到元濱町這一帶的小巷弄裡做什麼?我實在想不出來。詢問原因後……」
――我也不曉得,不知不覺間就闖進這裡。
對方說,她派女侍出外替少主找尋滋補的菜餚,始終一無所獲,於是鎖定幾家名店,決定親自前往,來到市街上,不知不覺與隨行者走散,獨自來到元濱町的這處巷弄裡。
「是飢神引來的吧!」
「嗯,可以這麼說。」
將穿著不凡的人找來當客人,飢神的「神」字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因著這個機緣,吹走房五郎心中的迷惘。
「秋末,恰恰是鰻魚產季剛過的時節,我決定遷往大路旁的店面。屋號則是繼承家父的『達磨屋』,這塊招牌是當初大舅子送的賀禮。」
「這麼好的大舅子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一點也沒錯。對於赤坂老店的諸位親友,我不敢有半分不敬。」
阿近心想,房五郎一開始在愛宕下的外燴店吃足苦頭,之後一直都有不錯的運勢。連不是「人」的鬼怪,也助他一臂之力。
「仰頭看著招牌掛到新店面的屋簷下時,我心中滿是期待,不禁熱淚盈眶……唉呀呀。」
他難為情地搔著頭。
「內人當然開心,卻神色自若,還對我說:老爺,這都是拜飢先生之賜,今後對可不能怠慢。」
「飢先生?」
「當時改為這樣,更好笑的還在後頭。」
――我們或許應該稱呼「老師」。
「她聽說書人提過,像飢先生這樣的人,都會被尊稱為『老師』。」
阿近微感納悶,旋即恍然大悟。
「哦,原來如此!是指食客吧。」
《三國志》或《水滸傳》之類來自中國的戰記故事常會提到,收留來路不明的流浪漢,讓對方在底下當食客,日後開戰時,可能會發揮以一敵百的戰力,成為用兵如神的軍師,或構思全新武器的發明家。這種寄食的角色,統稱為「食客」。
「食客飢神。」
「不過,祂能做的事很明確。」
就是讓人肚子餓,引往有食物的地方。百發百中,絕不失手。而且,還能看出誰會是大客戶,絕不會看走眼。
「這是貪吃的神通力。」
「祂還能讀能寫,當初倒地成為飢神前,搞不好是個大人物。」
「小姐,您太抬舉祂了。戰國時代倒難說,但現今的太平盛世,真是什麼大人物,不可能無故倒臥在山路上,終至喪命。」
兩人再度開心地相視而笑。
「值得慶幸的是,自開張後,達磨屋一帆風順。客人愈來愈多,很快便得僱用學徒和女侍幫忙。我和阿辰也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