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我以菜飯搭山椒味噌烤豆腐。蔬菜用的是蘿蔔葉,魚肉用的是味噌醃土魠魚。清爽的白味噌可減少甜味。」
醬菜用的是醃漬過的清脆紅色小梅和白色小梅,以紅白兩色增添喜氣,松葉加上黑豆點綴裝飾。燉菜用的是芋頭、蓮藕、蘿蔔。蘿蔔徹底燉透,到快焦了的地步,不再是水分飽滿的狀態,這是房五郎的私房菜。
「光聽描述便垂涎三尺,後來大家評語如何?」
「託您的福,他們都很滿意。」
這也成為 啟房五郎便當生意之路的契機。
「那位醫生有不錯的患者――這樣講有點奇怪,不過,醫生在一些不錯的管道上有人脈。那場俳諧會就不簡單,成員包括
這麼一提,銀座離巖代町頗近。知名的畫師、學者,甚至是銀座的官差。」
「他們全是慣吃美食、用奢侈品的風雅人士。所以,我準備的精緻小便當,反倒引來他們的興趣。」
「這就是所謂的侘與寂(註:日本獨特的美學意識,不刻意凸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樸的內在,並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一種本質之美。)。」阿近說。
「當時我根本不曉得這些詞彙。」
人心著實有趣。有時簡樸的溫情,比任何奢華之物更能滲入心底。
總之,這些風雅人士陸續成為房五郎的常客,不時會訂購便當。
「於是逐漸打響名號,對吧?」
「是的,真的非常感激。」
來到春江水暖的時節,出外遊山玩水、尋幽踏青的人愈來愈多,就是便當登場的時刻。而在設宴賞花的旺季――
「光靠我和阿辰,人手不足,得請赤坂的大舅子派年輕的夥計前來幫忙。」
雖然生意日漸興隆,房五郎卻不急著擴大規模。
「偶爾會有人前來委託我們做外燴,但我會客氣婉拒。備齊各種上等碗盤,盛裝菜餚,也是外燴勝出的關鍵,但對我是沉重的負荷。我拿定主意,要全力投入單層便當,最多到雙層便當,要在這領域自我精進。」
不久,房五郎的便當成為客人買來送禮的贈品
「某天,一家大商號的老闆娘,為了替她捧場的演員公演祝賀,前來委託我準備便當。」
聽到演員的大名後,才知道對方是當紅的明星。連平常忙著做生意,偶爾聽人提及戲碼與風評的房五郎都曾耳聞,他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而且,老闆娘是美食家,平時應該會帶演員上八百善或平清打牙祭,不然就是向他們訂購便當送去慰勞。」
八百善和平清是料理界的名店,與這家位於巷弄裡的便當店可說是天差地遠。
「如果像先前俳諧會那樣,端出精緻小巧的菜餚,讓人感受『侘寂』,這次有點危險。,不能用同一招,否則可能會讓老闆孃的熱情顯得冷淡。」
話雖如此,房五郎很清楚,難以真的和名店一較高下。
「沒辦法,只能朝創新的方向賭一把。」
阿近靈光一閃。
「那麼,就是推出櫃蓋飯吧?」
「是的,當時天氣愈來愈熱,鰻魚正肥美。」
最後押對寶,房五郎聲名大噪。
「內人十分開心,這等於順便替大舅子的蒲燒店推銷。」
不妨趁最近名氣響亮的這股氣勢,掛起便當店的招牌吧。最先如此提議的也是阿辰。
「她說,就搬到大路旁的店面吧。現在應該做得起這項生意。」
很幸運,附近恰巧空出合適的店面。房屋管理人也建議他這麼做。
然而,房五郎遲遲下不了決定。
「現在賣得這麼好,純粹是一時流行。總會有流行退燒的時候。愈是覺得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