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第1/2 頁)
西寓所,《閱微草堂筆記》中,稱作&ot;槐西老屋&ot;,攜明住在這裡。明身邊,
有丫環玉臺侍候。
遷居之後,路雖近多了,但他已經養成了疾步如飛的習慣,每天匆匆往返,
同事們嘆莫能及。
這天,紀曉嵐正在路上匆忙行進,趕上了前面走著的詹事府少詹事彭元瑞。
兩人打過招呼,比肩前進。彭元瑞隨他加快腳步,但走著走著,就跟不上了。直
累得起喘吁吁只好讓紀曉嵐前面先走,自己徐步後行。到了圓明園,紀曉嵐已閱
書數卷。彭元瑞喘息未定,向人說起路上之事,笑道: &ot;紀曉嵐確是神行太保。
&ot;紀曉嵐正端坐看書,應聲答道: &ot;彭芸楣不愧聖手書生。&ot;「好聯,好聯!&ot;人們
聽了,驚嘆起來。
&ot;神行太保&ot;是《水滸》里人物戴宗的綽號,彭元瑞用來稱讚紀曉嵐行走之速。
彭元瑞字芸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寫得
一手好文章,後官至協辦大學士,紀曉嵐戲稱他為&ot;聖手書生&ot;,用的是《水滸》
中人物蕭讓的綽號,無意間對成一幅巧對,讓人讚不絕口,由此以後,紀曉嵐得
了個&ot;神行太保&ot;的綽號。
紀曉嵐還有個綽號,叫&ot;紀大菸袋&ot;,他吸菸成癖,菸癮奇大,普通的水菸袋,
煙的容量大小,不斷地裝煙,他很嫌麻煩,而且攜帶不方便,所以他只用旱菸袋,
隨時帶在身上。
他的旱菸袋鍋,與眾不同,是他特別訂做的,容量很大,裝上一鍋菸絲,從
槐西老屋走到圓明園,只吸完一半。校書時點上一鍋煙,邊看書邊吸,能吸上一
個時辰,節省了裝煙的時間,免去許多麻煩,他因而用著這個煙鍋十分愜意。有
人說,紀曉嵐的菸袋鍋,一次能裝三四兩菸絲,這未免有所誇大,但確實在京中
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來說,也屬罕見。
有一天,這個碩大無朋的煙鍋不慎丟在了路上,紀曉嵐回到家中,只好暫時
用上了水菸袋,這樣就無法一邊看書或寫字,一邊嘴裡噙著煙過癮了。
侍婢明,替他忙活起來,守在他身邊,替他裝菸絲、點火、吹菸灰,心中
為他的煙鍋著急。
&ot;我去找人再做一隻吧?&ot;
「不用,不用。&ot;紀曉嵐笑笑說。
&ot;那你的水菸袋,帶在身上很不方便埃&ot;明憂心忡忡地樣子。
&ot;明天打發人到東曉市上找找,準能找見。&ot;「為什麼?&ot;明疑惑地問。
「你想啊,我的菸袋鍋那麼大,人家誰會用得著,放在家裡沒有用處,還不
當廢銅賣給收破爛的。&ot;明聽完笑了。紀曉嵐說得很有道理,而且事情又那麼滑
稽,只好差人去試試。
果然,在東曉市上,找到了紀曉嵐丟失的旱菸袋,花了一點錢,又把它買了
回來,一時傳為京中趣聞。
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見皇上,以外的時間,總是把旱菸袋
攥在手中,不停地噴雲吐霧。
有一天,乾隆駕臨圓明園,巡視《四庫全書》的編纂情況。紀曉嵐正一邊吸
煙一邊手不停揮地忙碌,一鍋煙剛吸到一半,忽然聽得&ot;萬歲爺駕到&ot;的喊聲,匆
忙間忘了磕去煙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