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2 頁)
次提醒國務院:這輪談判的失敗將導致一場&ldo;全力以赴的殊死鬥爭,不惜冒
舉國玉碎的風險,以使日本免受經濟封鎖的影響,而不向外國壓力屈服。&rdo;
也是在十一月五日,即帝國統帥部作出由於冬季氣候在一個月之內不可
能發動軍事行動的決定之後僅僅二十四小時,東條首相設法說服御前會議將
最後期限推遲到十二月一日,以便作最後的努力,&ldo;透過外交解決問題。&rdo;
為了幫助正在奮鬥的野村進行謀求和平的最後努力,東京宣佈派來棲三郎去
華盛頓協助進行新的一輪談判。每週一趟的泛美航空公司的快速班機停在馬
尼拉,這位前日本駐芝加哥領事以及柏林駐美國大使將乘這趟班機赴美。東
京指望來棲對美國的瞭解以及他的美國妻子都將在他向美國闡述日本謀求太
平洋和平的最後計劃時起作用。這個計劃是包含兩個部分的倡議。第一部分
‐‐&ldo;a&rdo;方案‐‐呼籲全面解決中日衝突,日本有限度地撤軍。第二部分一
&ldo;b&rdo;方案‐‐提出一個&ldo;暫時解決辦法&rdo;:日本停止進一步的軍事活動,美
國則同意提供一百萬加侖的航空汽油,這是一個爭取時間的退卻辦法。
總統估計到日本這項計劃是根據&ldo;魔術&rdo;所截收並破譯的兩個方案提出
來的,於是勸告赫爾要&ldo;繃緊每一根神經&rdo;,&ldo;不要採取任何促使危機爆發
的行動。&rdo;羅斯福意識到現在的談判程序繫於一髮,希望儘量拖延談判。十
一月七日,他在致邱吉爾的電報中說,他正在非常謹慎地應付蔣介石最近提
出的根據租借法提供更多供應品的要求。他吐露內心的秘密:他在爭取時間,
以便&ldo;繼續努力加強我們在菲律賓群島的防務,你們則在新加坡地區作出類
似努力,這將加劇日本的隱隱約約的躊躇。&rdo;
無論是美國總統還是英國首相都不想攤牌,因為這將迫使日本發動太平
洋戰爭,從而幹擾他們作為非正式夥伴參加的反對希特勒的鬥爭。然而,丘
吉爾知道,鼓勵羅斯福採取不妥協的立場並把責任交給美國,那麼這輪談判
一旦破裂就會促使日本進攻英國或荷蘭的領地。如果日本進攻,他相信即使
美國人迄今沒有作出肯定承諾,將來必然要幹預的。在後來的四個星期裡,
這一點的確變得明顯了,軍事和外交活動的致命日程導致美國和日本發生沖
突,三十年來兩國一直在走向這場衝突。由於美國錯誤地相信英美在遠東的
威懾戰略,拒絕向日本人作出最小的讓步,因而這場衝突成為不可避免。指
揮的失敗和情報的失誤使美國措手不及。美國認為非律賓可能是日本全面進
攻的目標,因而給予過多的注意,對夏威夷則注意不夠。
戰爭警報
在最後一個月的太平洋和平期間,外交和軍事活動的緊迫日程明顯體現
了這些失誤:
十一月七日
珍珠港進擊隊:由聯合艦隊&ldo;進擊隊&rdo;六艘航空母艦出動的三百五十架
飛機進行了&ldo;z行動計劃&rdo;演習後,山本海軍大將發出&ldo;二號作戰命令&rdo;,
確定十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