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談加深了國務院的這種看法。&ldo;魔術&rdo;小組的情報披露,南下印度支那的日
軍的規模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在不懂外交語言細微差別的陸、海軍密碼破
譯員的極大壓力下,東京給野村的具體指示都在事先翻譯出來了。這些直截
了當的指示常常充分而並不剋制地陳述了日本的談判立場。
近衛擔心他的首相地位岌岌可危,這種擔心確定了微妙的外交往來的步
伐。九月十八日的謀殺有力地提醒他時間已經不多了。一個星期以後,為了
能同總統舉行會晤,他作出了最後的努力,答應實際上放棄三國同盟條約,
使印度支那中立化,並且‐‐盡他一切可能‐‐同意削減日本在中國的軍
隊。華盛頓仍持強硬態度,要在最高階會晤之前,必須取得&ldo;一致意見&rdo;。
這使格魯大使發出了警告:近衛內閣的日子屈指可數,它的倒臺&ldo;可能導致
無法約束的行動&rdo;。
一年多以來,日本外交政策是由所謂的聯絡會議制訂的,會上,帝國統
帥部左右著內閣的決定。由於軍方領導人很快就對外交官們失去了耐心,作
出交戰的決定就只是時間問題了。九月二十五日,陸軍大臣東條將軍採取了
這個不可改變的決定的第一個步驟,他拒絕考慮為使最高階會議開成而採取
措施,即使是從中國大陸象徵性地撤軍。他要&ldo;奏請天皇舉行御前會議並決
定交戰&rdo;。近衛反覆設法勸說這位將軍接受象徵性的讓步,結果只得到這樣
的回答:&ldo;外交並不總是讓步;有時它是進逼。&rdo;近衛透過沃爾什主教向羅
斯福發出最後的絕望的請求時,離十月十五同最後期限還不到二十四小時。
他沒有立即得到回答。
一九四一年十月十六日,當野村大使電告,他提出的舉行最高階會晤的
請求再次被置之不理時,近衛只好辭職。天皇的重臣們經過激烈辯論,推薦
陸軍大臣東條將軍接替近衛親王。他是得到軍方完全信任和支援的唯一內閣
成員。裕仁第二次破壞憲制傳統,在任命東條時指示他&ldo;仍要紙上談兵&rdo;,
要作最後努力謀求外交解決。這是向美國作出和解姿態的最後一個主動表
示,但沒有得到理睬,儘管格魯大使警告,不要&ldo;忽視日本是有能力,也有
準備發動自殺性戰爭的&rdo;。國務院斷定,強硬派軍國主義分子已在東京掌權,
新政府的廣播誓言‐‐&ldo;全國一致完成壯舉&rdo;‐‐證實了這個判斷。同一天,
美國太平洋各基地收到了事實上的戰爭警報:&ldo;確切情報表明,日本可能進
攻俄國或英國和荷蘭在東印度群島的殖民地。&rdo;
出於順從天皇的意願,而不是出於本人的信念,日本斬首相指示外相為
謀求談判作最後嘗試。他馬上遭到海軍的攻擊,石油儲備的迅速消耗使海軍
感到驚恐。海相警告:&ldo;形勢危急!我們必須作出決定。&rdo;
日本的不耐煩遇到了美國的拖延。十月二十一日,陸軍部長向總統保證,
在菲律賓的美國轟炸機&ldo; 有可能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rdo;,並且提出:&ldo;這支
即使不完善的威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