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第1/2 頁)
算避開了。&rdo;(343 頁)這天以後,8 月16 日的大會就不讓我參加了。廬山
會議後期的八中全會,開過多次全體人員的大會,參加這次會的許多人(包
括吳文提到的三位國家老領導人)還健在,除了這一次劉少奇主持的大會
上,或可說李銳曾同周小舟&ldo;對質&rdo;外,誰還參加過彭真、薄一波、楊尚
昆要胡喬木、田家英、吳冷西&ldo;同此人(李銳)對質&rdo;的會呢?吳文肯定
&ldo;參加八屆八中全會的同志都目睹當時會場上對質的情景&rdo;。請問,哪一天
開過這樣的大會?《簡報》的哪一期刊載過這一情景?
老熟人吳冷西究竟為什麼要對我這樣無端指責?此時此舉,所為何來?
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關於李銳的為人,有一件事,老熟人不應當不知道,
因為這就寫在《廬山會議實錄》的開篇‐‐&ldo;上廬山開會(我的記錄本)&rdo;。
1967 年8 月間,當時我早已下放在安徽磨子潭水電站。&ldo;北京專案組的幾個
人,持中央辦公廳和公安部的介紹信來,要我交代同胡喬木、吳冷西和田
家英的關係,特別是在廬山時的情況:並說專案組長是周總理。當時我雖
已五十歲,且是八年戴罪之身,卻依然少年氣盛。我說,毛主席周圍的人
最危險的,不是他們三個人,而是陳伯達。&l;我最不放心的是陳伯達&r;。於
是我舉出事例,以為證明。&rdo;(15 頁)陳伯達當時是中央文革小組組長,可
謂紅得發紫。當時說這樣的話,自知是要擔風險的。可是,李銳就是這樣
一個人,為維護自己的信念,為堅持真理,是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於度
外的。果然,1967 年11 月11 日,一架專機,將我從安徽送到北京,關人
秦城監獄。在獄中八年,為任何熟人寫&ldo;證明材料&rdo;,都是如實落筆或著意
保護,從未有過什麼檢舉揭發之事,包括對我落井下石的人。
我的一生,所受冤屈不為少矣;總認為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從不計較,
一笑置之。但這一次老熟人的文章,我非計較不可,因為這太出乎意外,
太違反常情;因為這發生在&ldo;文革&rdo;噩夢已逝去18 年之後,廬山會議已平
反16 年之後。還因為這是出自延安時期老同事之手,是白紙黑字,印在書
本上的東西。看來,作者至少是想讓世人相信:李銳此人,並不老實,大
家要小心此人的&ldo;著書立說&rdo;啊!《廬山會議實錄》這本書,其實是胡喬木
建議我寫的,書出版後並表示他對此書完全負責。這些過程,在1989 年此
書初版和1994 年6 月增訂再版中,我都有說明。喬木生前一再肯定這本書,
不僅當面同我談過,也同別人(我同吳共同的老熟人)談過。吳冷西不是
在喬木生前提出對我的責難,而要在喬木去世後,再來為&ldo;兩位亡友公開
澄清歷史事實&rdo;,這豈不令人費解?我希望老熟人吳冷西給我一個&ldo;說法&rdo;,
也給歷史一個&ldo;說法&rdo;。
1994 年10 月28日
原載《讀書》1995 年第1 期
增訂版後記
本書初版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