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史書對於武宗的身體狀況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到至大三年(1310年)年底,便有了&ldo;大赦天下&rdo;以及&ldo;大都、上都、中都免至大三年秋稅,其餘諸路今歲被災人口曾經體覆者,依上蠲免。內外不急之役,截曰停罷&rdo; 的旨意。大赦天下和減免稅賦,要麼是有了重大喜事,要麼就是要為皇帝祈福,也就是說,只有三十歲的武宗鬧病了,而且應該很沉重。
皇帝生病是很不得了的事,尤其聯想起在他即位前,太后答己占卜的那句&ldo;重光大荒落有災,旃蒙作噩長久&rdo;,人們更對武宗的病情憂心忡忡。皇帝死亡就意味著新皇帝的登基和新一輪的人事更替。武宗身邊的親信大臣們,都不約而同的開始考慮,應該由誰來繼位?
按說,這本不是問題,因為武宗早就冊封自己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ldo;皇太子&rdo;,說好了&ldo;兄終弟及&rdo;。可武宗身邊的近臣都明白,愛育黎拔力八達雖然在武宗在位之時如木偶一般不聲不響,但其對於武宗的所作所為根本不以為然,一旦登基為帝,反攻倒算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尚書省的官員們,阿合馬、桑哥、盧世榮的前車之鑑,時時讓他們冷汗涔涔。對他們來說,要自保,就必須乘早攛掇武宗易儲。
於是,武宗一手提把起來的尚書省丞相的三寶奴在&ldo;畏仁宗英明&rdo;的思慮之下,先是慫恿武宗的親信太監李邦寧向武宗進言。
李邦寧,字叔固,錢塘人,原為南宋太監,宋亡後跟隨宋皇室來到大都,成為世祖貼身太監。太監在歷史上的名聲都不好,做得事情也大都禍國殃民。他卻是個例外,為人知書達理,勤懇敏達。在世祖朝授御帶庫提點,升章佩少監,遷禮部尚書,提點太醫院事。成宗即位後,更被授予昭文館大學士、太醫院使。成宗晚年多病,李邦寧&ldo;不離左右者十餘月&rdo;,日夜照料。武宗登基後,對這位兩朝老臣很敬重,想授予他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的高位,這是個肥缺,別人求之不得。可李邦寧卻推辭道:&ldo;臣以閹腐餘命,無望更生,先朝幸赦而用之,使得承乏中涓,高爵厚祿,榮寵過甚。陛下復欲置臣宰輔,臣何敢當。宰輔者,佐天子共治天下者也,奈何辱以寺人。陛下縱不臣惜,如天下後世何,誠不敢奉詔。&rdo; 這番話讓不拿規矩當回事的武宗都很是傾佩。
這麼一位人品很好又以國家大事為重的老太監,自然不會隨便被三寶奴等人所利用,但作為宋朝舊臣,他深知&ldo;金匱之盟&rdo;的典故,知道兄傳弟後,兄長和弟弟的子孫都認為自己有繼承權,必會使得禍起蕭牆。於是向武宗言道:&ldo;陛下富於春秋,皇子漸長,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聞有子而立弟者。&rdo;
然而武宗的回答很堅決:&ldo;朕志已定,汝自往東宮言之。&rdo;‐‐別跟我說,有種和太子說去。
李老公公當然不敢去和太子說這樣的話,只能自行退下了。
拿別人當槍使沒有奏效,三寶奴等人只好自己出馬。但他們知道自己分量不夠,需要在武宗心中地位更高的人來一起勸說。便派出急使召在外狩獵的康裡脫脫回來商量。
康裡脫脫不但是武宗藩邸舊臣,更是定策功臣,可說是武宗身邊最親信的大臣之一,歷任錄軍國重事、中書左丞相、同知樞密院事進中書平章政事、御史大夫等要職,時任尚書右丞相。如果他能夠出面,事情便好辦。然而康裡脫脫雖然久戍漠北,卻如不忽木、完澤、哈拉哈孫一般,對於健全的文官體制很是心儀,反而對武宗的種種舉措大有抵制。面對濫賜、濫爵的現狀,他向武宗痛陳:&ldo;爵賞者,帝王所以用人也。今爵及比德,賞及罔功,緩急之際何所賴乎!中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