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2 頁)
對此,尼米茲比誰都清楚。雖然他當時相信各類創敵報告,但這些報告經過情報甄別,仍然樂觀得近乎荒唐。他面前擺著的戰績報告是飛行員們深信不疑的,他沒有理由不信。但是,在給金海軍上將的作戰報告中,尼米茲使用了他自己那獨特的明晰的語言:
中途島部隊的攻擊已竭盡全力,但日本人仍未被擋住。約有10艘敵艦被擊傷、其中l一2艘運輸艦或貨船被擊沉。對於集中朝中途島逼近、擁有約80艘艦艇的艦隊,這點點損失實在不足掛齒。中途島上的戰鬥機、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只有這些型號的飛機有較大可能擊中敵艦)全都完了…… [ 註:尼米茲的報告。 ]
第二十六章 司令部究竟在搞什麼名堂?
&ldo;敵艦隊中似乎有一艘航空母艦殿後(5時20分)。&rdo; [ 註:日本的敘述,第7頁。 ] &ldo;利根號&rdo;上的大忙人4號偵察機發回的這個報告使日本人大為震驚,其程度比美機在那天上午扔下的哪一顆炸彈都厲害。
草鹿回憶說:&ldo;雖然我們並沒有完全排除這種不測,但我的確大吃一驚。&rdo; [ 註:草鹿的陳述;《聯合艦隊》,第85頁。 ] 從理智上接受一個概念是一回事,相信確有其事則又是一回事。&ldo;利根號&rdo;上的偵察機8時09分的報告並沒有排除在這一海域有航空母艦的可能性,這一點南雲及其幕僚是一清二楚的,因此他們只是暫時鬆了一口氣。這下真的發現美國航空母艦了,他們感到很是意外。
&ldo;糟糕!&rdo;草鹿暗自吃了一驚。
一個人頭腦中所考慮的問題,另一個人很難確切知道。但草鹿卻瞭解南雲。只有才幹卓著、忠心耿耿的參謀長對自己的長官才能有這樣的瞭解。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瞭解,大概最多也只能達到這種程度。草鹿發現在危急關頭,南雲既沒有鬱鬱不悅,也沒有舉棋不定。草鹿說:&ldo;也許他曾一度感到震驚,但我認為,面臨這種突然情況,誰都可能一下子感到很吃驚。&rdo; [ 註:草鹿的陳述。 ]
這個報告大約在8時30分送到南雲手中, [ 註:日本的敘述,第7頁。 ] 而且來得正是時候。僅在幾分鐘之前,天邊曾出現大批飛機,護航艦艇很自然地就把它們當成又一批來犯敵機,於是向它們開了火。 [ 註:&ldo;悲劇之戰&rdo;。 ] 幸虧有人眼尖,認出他們是我方攻擊中途島後返航的飛機,才沒有造成損失。 [ 註:日本的敘述,第6頁。 ] 友永的返航飛機盤旋著待命降落,這時南雲及其幕僚正在研究分析來自&ldo;利根號&rdo;上4號機的最新報告。
友永的飛機和偵察機的情報同時到達。這就迫使南雲去作出既十分關鍵又非常棘手的決定。毫無疑問,應當攻擊這艘航空母艦以及為之護航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正如源田所說:&ldo;我們當時都覺得是中了埋伏。這也促使我們下決心無論如何要與敵人決戰一場。在這方面,南雲的任務是明確的,問題在於,他是立即把當時所有的飛機派去攻擊敵航空母艦,還是讓友永的飛機降落,補充油料和彈藥,再以集團進攻來對付這一威脅?&rdo; [ 註:源田的陳述。 ]
這時,山口透過&ldo;野分號&rdo;驅逐艦打訊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ldo;宜立即派出攻擊部隊。&rdo; [ 註:源田和草鹿的陳述;&ldo;悲劇之戰&rdo;;《中途島海戰》,第169‐170頁。據日本的敘述,南雲的戰鬥日誌中沒有記載山口的這個意見。 ] 這是多此一舉,因為如果南雲要徵求他的意見,是會問他的。山口保持了一段時間的緘默,現在再也憋不住了。他性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