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玄亮覺得,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尚無確證,就要屠戮宰相全家,這將置國家法令於何顧?他當然要表示反對。
&ldo;陛下,千萬不可草率!遽出禁軍,城中不亂而亂。&rdo;
玄亮只思忖了片刻,但這一會對皇上來說,簡直就像熬過了一年時間一樣。
文宗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暗自籲出一口長氣。
守澄瞪著玄亮:&ldo;如足下之言,難道讓逆賊逍遙法外不成?!&rdo;
玄亮不讓步:&ldo;即使申錫或有不軌,也應召宰相廷議其罪。&rdo;
文宗趕緊發話:&ldo;馬卿言之有理,明日召宰相延英廷對,共議此事。&rdo;
至此,王守澄只得罷休,他恨恨地看了馬玄亮一眼,朝天子匆匆施禮便掉頭而去。皇上望著他的背影,心裡百感交集,不知是什麼滋味。
第二天是旬休日。本朝官員在職期間可以休假,稱之為&ldo;休沐&rdo;,除節令假外,百官每十日一休假,名為&ldo;旬休&rdo;,時間是每旬的最後一天。這一日,正在休假的宰相們被宮中傳喚:天子在延英殿召見,有要事相商。幾位宰相得命後急忙趕赴大明宮,宋申錫不明就裡,也隨之來到。四人在中書省東門,遇到了前來迎候的一位宮使,這人一看到申錫便道:
&ldo;聖上所召,並無宋公之名。&rdo;
路隨、李宗閔、牛僧孺都是莫名其妙,申錫陡聽此話,心裡先是一驚,但馬上就反應過來:&ldo;事情洩露了!&rdo;他極力控制著情緒。轉過身來朝著延英殿的方向,鄭重地抱笏叩頭,行遙覲之禮。&ldo;臣不能克峻大事,罪該萬死!……,望陛下保重!&rdo;申錫心內是一陣辛酸,自己現在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申錫作罷,起身緩緩退下。旁邊的三位宰相看著,滿腹狐疑。
進入延英殿,文宗早已升座,班立者除王守澄外,尚有左右樞密使在列。殿內氣氛肅然。
文宗見宰相們到齊,出示豆廬著的奏疏道:&ldo;神策右軍告宋申錫與漳王謀反。&rdo;
路、李、牛三人相顧愕然,這怎麼可能?接過奏疏一看,簡直就像是傳奇故事一般,橫豎理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大家心裡隱隱約約地感到其中有故,但卻說不出一句話。
文宗的話渾無聲調,有氣無力:&ldo;朕已命中尉王守澄系捕豆廬著所告之晏敬則、王師文二人。&rdo;皇上頓了一頓,又加了一句:&ldo;申錫等有無反狀,不久自明,卿等不必驚駭。&rdo;這就是話中有話了,可這幾位不知前因後果,哪裡省得。
王師文是申錫的隨從,知道一些其中的內幕,見事情不妙,立即逃亡。可憐那位晏敬則根本就不知內情,糊裡糊塗地就被抓到了宮中。三月初二,申錫先被罷為左庶子,等候處理。
事情正式宣佈後,朝官們都是莫名驚詫,沒有一人敢站出來說話,只有京兆尹崔琯、大理卿王正雅覺得案子的進行有違制度,接連上疏請求將此案交付外廷司法部門審理。皇上順水推舟,詔準其奏,可還是晚了,晏敬則在禁中已經屈打成招。
文宗再次被逼到無奈的境地,只得孤注一擲。初四,皇上詔開延英,命三師以下及各臺、省、府、寺諸大臣悉赴殿合議,指望朝官的力量使事情有所緩解。
誰知宰相們使皇上大為失望,李宗閔不出一語,牛僧孺、路隨的反應也很微弱,宰相退下後,案子幾乎已經定讞。中午時分,其他朝臣進入延英,皇上甚至都不抱希望了。
可諫官們的意見卻十分強烈,一致請求將案子交付外廷重新按核。皇上心想:&ldo;宰臣都不表態,諫官畢竟言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