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1/2 頁)
又已經過不少人的加工整理,使編纂者易於著手,這與《宋史》撰寫時面對一堆數量龐
大、毫無整理的原始材料又不一樣。於是《金史》比遼、宋二史高出一籌,也就在情理
之中了。
儘管《金史》的優點比較突出,但也存在不少的缺點,後代史學家雖然沒有像《宋
史》那樣,有這麼多人主張重修,但考訂、校補之作還是不少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施國
祁,他本是布店老闆,花了20多年時間,細讀《金史》十餘遍,並與其他版本的《金史》
和其他有關文獻互相參校,寫成《金史詳校》10卷,訂正了不少版本、史實錯誤,是讀
《金史》時所必備的參考書。
《金史》完成之後,至正五年(1345年)九月即在江浙等處刻印了100部,以後明
代、清代、民國都有刻本。目前最為通行的是197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標點、校勘本,它
吸收以前諸種版本的長處及國內外學者的許多校勘成果,極便我們學習閱讀。
60 《元史》
因以往之興廢,作將來之法戒
《元史》是記載自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至元朝滅亡160餘年曆
史的史書。
1206年,蒙古族卓越的首領、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草原各部落後,建立了
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在接受中原漢族文化的同時,也接受漢族儒士的建議,改國
號為大元。1276年,元朝滅南宋統一全國。元朝自成吉思汗始,共傳14位皇帝,立國
162年。元順帝統治後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軍隊攻克大都(今北京市),元順帝逃到漠北,元朝滅
亡。
明朝建立的時候,元朝的殘餘勢力仍然很強大。元順帝在漠北地區仍然維護著自己
的統治,史稱北元。參與鎮壓紅巾軍的地主武裝在陝甘地區與北元協同抵抗明朝,元朝
殘餘勢力還佔據著東北和雲南,江南的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不肯與明朝合作。朱元璋面
臨著鞏固統治和統一全國的任務。為了鞏固政權,籠絡元朝遺民,招撫和平定割據勢力,
朱元璋利用編修《元史》這一舉動,來表明自己建立明朝的合法性。
《元史》修成也就意味著一個朝代的結束,從而打消元朝殘餘勢力復國的幻想。明
朝在建國之初即急於編修《元史》是有著良苦的政治目的的。同時,明朝修《元史》也
是為了總結和吸取元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為明朝的長治久安提供借鑑。
明軍攻克大都後,獲得了元朝大量的文獻典籍,為《元史》的編修創造了必要的條
件。
洪武元年十二月(1368年),朱元璋下詔編修《元史》,命中書左丞相李善長為監
修,宋濂、王禕為總裁官,並組成了16人的編修班子。第二年二月正式開局修史,至八
月就完成了元順帝元統元年以前的部分。接著又派人到各地徵集史料。
洪武三年二月(1370年)再次開局,繼續修史,這次除仍用宋、王2人為總裁官外,
只有1人參與了前一次的編修,其餘人員都是新人。至七月,全書修成。《元史》編修
前後總共用了331天,參加修史的人員前後共31人。
明朝修《元史》時,元朝的各位皇帝的《實錄》、《后妃功臣列傳》是《元史》本
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