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4 頁)
&ldo;不用,硯香姐姐你覺得我剛才回的好不好?&rdo;硯香在心裡嘆了口氣,姑娘在怎麼早熟還是個孩子,如今老爺不在府上,姑娘多少有點寂寞了。但外祖母再親畢竟還隔著一層,而且秦姑娘的事……硯香抿了抿嘴角,在張瑤期待的眼神下柔聲道:&ldo;姑娘回答的很好,外面哪有自個家舒服呢。有句話不就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可不就是這個理呢。&rdo;她避開了其他,就單說家不論其他。
果然小姑娘破涕為笑,&ldo;硯香姐姐你從哪兒聽來的這句話,雖說粗俗了些,但確實是這個道理呢。我也知道母親為難,她對我是真的好,我能看出來。外祖母雖親,哪能親過我父親祖母呢。&rdo;
硯香眼圈紅了紅,趕緊用帕子抹了淚,日後更盡心照顧小姑娘不提了。
數日後京都陳家老太太接到回信,看完信捶著胸口喘了幾口氣,暈了過去。幾頁紙飄啊飄的飄到炕上,等在一旁的大媳婦趙氏拿過來看了看,方才明白老太太為什麼暈了過去。只見信上寫著:
我自見老太太的信,夜不能寐飯不能香,從信上竟能覺察到老太太的悲苦還有那深深的思念之情。如今姐姐已去兩年之久,不曾想老太太也思念了外孫女兩年之久,積攢到如今才敢說出來。我也略懂老太太意思,老太太是怕因為秦姑娘傷了兩家感情,這倒無礙秦姑娘已是我張家之人跟陳家無半點關係,這我都懂得。老太太也不算白費心力,我們老爺心領神會了。
至於老太太說要接大姑娘來以解思念之情,我不得不鄭重拒絕。老太太不要生氣,且聽我一一道來。一來,老太太可知大姑娘身來體弱,如今好不容易養好了身體,如此舟車勞頓再加上京都不像揚州,怕萬一水土不服,讓她病體加重就得不償失了。二來,我且嫁過來半年不到,老太太跟我商量也是無用,我需問過老爺才能做決定。但老太太知道,老爺正為母親守孝,怎能分神處理這等事,我不能依此事打擾老爺。三來,我已問過大姑娘,大姑娘亦覺得不妥,雖也思念外祖母,但外祖母膝下有孫子孫女數個,自能讓外祖母展顏。再者,她亦要為祖母守孝,不便叨擾外祖母。四來,這揚州到京都一來一往最起碼月餘,眼看年關將近,想來渴望團聚的老太太也能深刻體會別人同樣心思。
我知道,老太太深明大義,不然怎麼會如此關心姑爺後院,及旁人不能及也。如此關念,真讓我不禁潸然淚下,為了老太太如此深明大義,亦為您拳拳關切之心。等老爺回來,我也會轉達您的關切,請安心。
如果您要罵我冷漠不通人情,那我也無話可說,我自問問心無愧。在此我給您老人家拜個早年,祝您闔家歡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趙氏拿起帕子掩著嘴笑,等回到了自己屋裡,才放聲哈哈大笑起來,還一邊捶床,笑的眼淚都飈出來了。陪房的等她笑夠了,趙氏將事情說了一遍,陪房的愣住了,這姑老爺的繼室……想了半天也沒想到什麼詞來形容,只覺得膽子不小。
趙氏擦了擦眼淚,&ldo;你不知道,老太太當下就被氣暈過去,到現在還沒醒呢。我還是頭回兒見到誰寫信明明都是好話,可你看下來就覺得滿篇都是諷刺之語。這小姑奶奶倒挺有意思的呀,想想老太太這可被她氣暈兩回了。&rdo;真讓我覺得出氣,恨不得拍手相慶了。
☆、第五十四章
陳母這一暈,沒多久闔府就連掃地的粗使婆子都知道了。
傳到兒媳婦邱氏耳朵裡,邱氏挑了挑眉,便問:&ldo;老太太身體好著呢,怎麼突然暈倒了?&rdo;
大丫鬟便說:&ldo;聽說是看了揚州小姑奶奶寄來的信就暈了,具體的倒不大清楚。&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