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病毒性傳染病 一、概 述(第1/1 頁)
第三章 人獸共患傳染病
第一節 病毒性傳染病
一、概述
人獸共患傳染病(zoonosis)是指“能在人和脊椎動物中相互傳播的疾病或感染”。
本節介紹其中重要的病毒性傳染病,而埃博拉病(蝙蝠-人)、非典型肺炎(SARS)(蝙蝠果子狸-人)、艾滋病(非人靈長類-人)、猴痘(鼠-人)和西尼羅熱(鳥類及哺乳動物-人)等雖未列入本文,但也都是令人毛骨悚然、與動物有關的病毒性傳染病。
病毒性傳染病在人獸共患傳染病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和特殊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危害巨大、影響深遠
許多人獸共患病毒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口蹄疫、尼帕病、埃博拉病和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等一旦發生,不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威脅到人類健康、社會穩定甚至國家經濟安全。
牛海綿狀腦病曾使英國、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養牛業遭遇毀滅性打擊,一蹶不振;
甲型(A型)h5、h7和h1流感在歐洲、美洲、亞洲大部分國家肆虐,僅亞洲(不含中國)2003年的一次流行撲殺的禽類就達4.5億隻。
美國2015年的一次大暴發導致約5000萬隻家禽被撲殺,僅農業部承擔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7億美元。
2.病種劇增、形勢嚴峻
近30年來,人獸共患病毒性傳染病的種類迅速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的干預(如免疫接種對病原產生的免疫壓力、濫用疫苗導致重組病毒的出現等)使原有病毒變異,使新致病血清型、亞型、新基因型不斷出現、宿主譜擴大,導致老病出現新變化而再度暴發,如h7N9和h1N1流感、口蹄疫等;
二是由於科學技術特別是診斷技術的進步使有些原來不被認識的疾病露出了真實面目,或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將有些未知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引火燒身”,如“瘋牛病”、埃博拉病等。由於人們對新發傳染病所知甚少,因此防控工作更為困難,常常引發大的災難。
3.特點突出、防控困難
與細菌性傳染病相比,病毒性傳染病具有許多突出特徵,例如除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外,此類疾病多發病急劇、傳播迅速、流行廣泛、發病率或致死率高、危害嚴重、傳播途徑難控制(口蹄疫、流感等可經空氣傳播)、診斷條件要求高和防治難度大(特效抗病毒藥物極少)等。
動物在人獸共患病毒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流行性乙型腦炎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需要重點控制的傳染病,該病是透過“豬一蚊一人”的方式傳播。
豬是本病毒的主要增殖宿主和傳染源,人是終末宿主。
又如,犬是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人類發病主要來源於病犬和帶毒犬的咬傷感染。
隨著寵物飼養量的增加,狂犬病的防控成為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總之,隨集約化飼養量的增加,生產系統、運輸工具和交通網路的完善,動物及其產品的流動範圍和數量的擴大,傳染病可以快速遠距離傳播。
人獸共患病毒性傳染病在獸醫傳染病學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