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家今年都辛苦了呀(第1/2 頁)
1978年2月6日,農曆臘月三十,除夕。
沈春花為了做“祝福”忙了好幾天了,拉著一大家子上上下下打掃衛生,來迎接菩薩。
年三十早上天才亮她就起來準備福禮了,之前用年糕做的雞鴨魚肉都擺出來,放在特製的紅漆木製桶盤中,林家這幾個桶盤據說還是林國慶奶奶嫁進來時候帶的嫁妝。
沒辦法,梁生娣和沈春花都沒有嫁妝,光溜溜一個人,所以這些傳統物件都沒有。
每個桶盤上面再放上提前用紅紙剪好的元寶圖案,以求個好兆頭。
梁生娣說她剛嫁進來的時候,婆婆說祭祀的時候,都是男人們按輩分大小依次行禮,而女人則不能參與祭祀。
她挺開心的,真的。
結果老林頭一定要拉著媽和媳婦兒一起拜,說是家裡人實在是太少了,祖宗菩薩不會怪罪這種事情的,反而會高興。然後林家從此每年都是一家人上上下下一起祭拜了,給她煩的。
梁生娣也不是第一次說起這話了,但沈春花還是第一次看她說起往事的時候一直在笑,沒由來的,她也不知道為啥,跟著就一起笑開了。
沈春花覺得她們婆媳倆之所以相處的還算愉快,說白了就是對神明對祖宗的敬畏心都有限。沒那麼多條條框框的會去束縛自己束縛對方。
只不過她比梁生娣更會裝一點,別人家都做祭祀,那她家也做吧。要是換了梁生娣當家,估計直接擺爛了,做個南瓜。
所以,哪怕是上輩子,婆婆是梁生娣這件事,對她來說也不算是件壞事。
祭祀完後的東西都要留著吃的,要是有真雞放上去的人家,最後是要用祭祀雞熬的雞湯燒年糕吃,叫做散福年糕。
沈春花本來放上去的就是年糕雞,直接切吧切吧的,跟米飯一起燒了一大鍋青菜年糕泡飯,大家一起當午飯吃了。
等到了晚上,才是重頭戲。
大年三十,一年裡最後的一天,也是即將迎來新年的一天,是家家戶戶吃最好的一天。
每年必備的菜有“愁債菜”,又叫八寶菜、如意菜。用醃菜、冬筍、香菇、木耳、金針菜、油豆腐、千張、黃豆板八種素菜燒製而成。
醃菜請菩薩,悶聲大發財,吃過“八寶菜”,勿愁債主來。
這道菜比較鹹,很下飯,林國慶最喜歡拿它第二天早上過粥吃。
一道藕脯,其實就是蓮藕紅棗和荸薺一起煮,取其諧音“偶偶(藕)湊湊、齊齊(薺)備備”之意。
用方言講諧音“有富”,又有又富,這絕對是所有老百姓的祈求。
紅棗和荸薺都有甜味,也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一道菜,根本留不到第二天,當天晚上就能被四個孩子瓜分完。
一碗煮番薯,吃了番薯能翻身,期望日子會越來越好。
就是大家吃番薯吃的都夠夠的了,以前過年的時候也都是淺嘗輒止,留著肚子幹別的,今年更加了,沈春花索性就煮了一個番薯意思意思。
一碗鯗凍肉,就是白鯗燒肉,凍著吃。也是條件再一般的人家,也得攢錢買的菜。
越人愛食鯗,因為“鯗”與“享”同音,享受的意思。肉上須放上白鯗的頭,寓意來年有“享頭”。
以前沈春花做這道菜的時候,就放淺淺的幾塊肉,主要還是鯗,因為肉貴鯗便宜。今年嘛~
“哇!媽媽!好多肉啊!”林書超張著大嘴看沈春花端菜上桌,就想偷偷伸手捏一塊肉吃,被沈春花一巴掌拍開,
“洗手,洗手,我要跟你說幾遍!不準偷吃,等會要一起開飯的!”
接下來還有紅燒魚、醬鴨、白切雞,以及用雞湯、鹹豬腿、冬筍一起熬製還放上了魚圓、肉圓、河蝦、蛋餃的地道三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