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最早的“文字獄”(二)(第1/2 頁)
白衣司的資訊偵查網路完整了,人員雖然得到了精簡、優選,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每個人的心思和對事物的判斷是不一樣的。
元司吳成峰又急於在皇上面前表現自己,進一步穩固白衣司的地位。
上行下效,經過他的鼓動,各州郡的分堂也同樣想要拿出一兩件成績,要在元司大人面前表現一番。
一時間,全國各地,有關叛亂的訊息源源不斷的向京城白衣司衙門彙集。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訊息多了,元司大人及四大堂主也疲於應付,索性,將這些訊息一概而論,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心態!
一股腦的奏報給皇上,皇上聽後龍顏大驚,他不知道也不理解在自己的治下,天下已經夠亂了,怎麼還有那麼多人想造反?
按白衣司獲取的訊息,這些叛亂還未發生,只是有些苗頭,朝廷不用出動軍隊,只郡縣的兵丁和衙役就足夠將其消滅。
於是,皇上便授予吳成峰臨時指揮權,可隨時隨地調派各個郡縣的兵丁和衙役,用以平亂。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擊處理,雖然沒有出現明清時期,全國範圍內人人自危、噤若寒蟬的嚴重局面,卻也在當時的社會、小範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淮南郡叛國案,這起事件也直接導致受此牽連的近百人命喪黃泉。
太元五年,淮南郡分堂主秦慶雲得到壽春縣司員牛長江密報,說是在壽春縣城的一個叫作江邊人家的酒館,有一群人意欲反叛朝廷,並將於事成之後帶部投奔燕國。
通敵叛國,不管在什麼時候,可都是大罪,如果情況屬實,誅連九族都不為過。
分堂主秦慶雲極為重視,在得到密報的當天,便趕到壽春縣,在與密報司員牛長江取得聯絡後,便向其瞭解事情的大概情況。
“你上報的情況屬實麼?現在都掌握什麼線索?”秦慶雲問道。
“我晚上收攤,喜歡喝上一杯,最近這段時間,有群人也出現在了這家酒館,言語之中,大放厥詞,處處透露著對我晉王朝的不滿。秦堂主,你也知道,淮南郡與燕國只是一江之隔,兩家如有戰爭,此處必是戰場,今日你勢大,奪我一個縣,明日我勢強,我又佔你一個縣,如此往復。搞得周邊兩個縣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屬於是哪國的子民,然而,咱們壽春縣一直是在孝武皇帝治下,從來沒有改變,如今,在壽春的酒館出現這樣的情況,說不得是敵國勢力的滲透和遊說。”
牛長江並沒有直接說自己上報的線索是否屬實,他只是將自己看到、聽到的情況,及自己的判斷陳述給秦堂主,具體怎麼做,那就是上峰的事情了。
牛長江一臉平靜,眼神堅毅,似乎還透著逼人的寒光,好像從他口中說出通敵叛國的事,竟如講了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一般,絲毫驚不起他半點波瀾。
秦慶雲看著眼前這個長的白白淨淨,斯斯文文,看著老實本分的中年人,在古代,三十應該算是中年人了吧,牛長江腿腳不便,是在壽春縣長慶街擺攤算卦為生的。
秦慶雲對他,還是有印象的,也多少知道他的一些底細,他加入白衣司時間不長,是秦慶雲在壽春遊歷時,定向發展的物件。
白衣司本來就是要這些三教九流的人員,這樣才能聽到來自各方的聲音,牛長江終日坐在卦攤前,行人往來不絕,願意坐下來讓他算上一卦的也很多,不覺之間,這個卦攤就是個訊息互通的交換站了。
牛長江年少時,家境還算殷實,讀過幾年書。後來,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就剩下了他自己,他自持有幾分才學,便整天遊蕩在名門望族府邸門前,妄圖透過這種方式結識豪門權貴,以達到自己為官從政的目的。
只是牛長江沒有意識到的是,晉朝門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