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雙方在一九六o年官員會晤中,都提供了不少地圖,支援各自的主張。西方的製圖家所繪製的地圖過去和現在都具有世界範圍的影響,但是他們的地圖對印度邊界的畫法,或是直接地以印度測量局的地圖為依據,或是間接地依照牛津大學出版社或《泰晤士報》印行的,被認為是權威的地圖集的畫法。因此,為十九世紀後半期英國地圖廣泛刊載的、詹森-阿爾達所主張的超越喀喇崑崙山的印度邊界,出現在本世紀中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地圖上‐‐也繼續出現在到目前為止刊行的地圖上。另外一些製圖師則採納了一九五四年後印度對於中印邊界西段的畫法。至於說到東段,英國人很長時期沒有把麥克馬洪線刊印到自己的地圖上,後來一般在製圖中也延續了這種作法。這使得尼赫魯所寫的那本《印度的發現》(一九四六年)書中所採用的地圖,也是把東北邊界劃在山麓小丘之下,而且根本沒有標出麥克馬洪線。中國人在他們的論辯和宣傳中對此做了不少文章,這是可以理解的。
從邊界爭端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已發行的地圖都沒有很大的作為確證的價值;這些地圖更多地反映了某製圖師‐‐或某政府‐‐對於邊界應該在哪裡的看法,而不是邊界確切走向的客觀資料。只反映印度對邊界看法的地圖目前廣泛流行,可能是由於印度政府禁止了不根據它的看法標明邊界走向的書籍入口‐‐而對不少書刊的銷售來講,印度的確是個不容忽視的市場。
一九六o年高階會談之後,關於邊界爭端是非問題的論辯也沉寂下來;到了當年年底,又在中國和緬甸簽訂的邊界條約問題上重開爭端,雙方就此問題交換了一系列措詞尖銳的照會。這是中國為解決邊界問題所簽訂的第一個條約(當時中國同尼泊爾已達成諒解,但還僅只是處於正式協議的階段),因此,它是值得研究的。
[ 註:有關中緬解決邊界問題的分析,可參看多蘿西&iddot;伍德曼所著《緬甸的形成》(the akg of
bura),倫敦cresset一九六二年出版;以及達夫尼&iddot;惠塔姆(daphne
ewhitta)在《太平洋事務》季刊(pacific
affairs)第34卷第178頁和加塔特(nghatate)在《印度季刊》(dia
arterly)一九六八年一月至三月一刊中所撰文章。 ] 此外,它和中印爭端也是有聯絡的。
緬甸從一八八六年到一九三七年是印度的一個行省,從那以後到緬甸獨立前又是作為一個單獨的殖民地受英國的統治。英國在緬甸的邊界問題上,與它在次大陸的其他的邊界問題上不同,比較順利地同中國達成了協議。十八世紀八十年代的一些條約,以及英、中兩國一九四一年交換的照會,確定了邊界的中段和南段的大部分;但北段,也就是大約從北緯二十五度到中、緬,印三國交界處,並未劃定。麥克馬洪線延伸到北段的部分地區,但中國既沒有承認麥克馬洪線的這一段,也沒有承認在它西面的麥克馬洪線的主體。一九四八年,中國國民黨政府通知新獨立的緬甸政府說,緬甸地圖上所標明的邊界是不能接受的(它也同樣地通知了印度)。一九五o年,緬甸向北京的新政府提出建議,要求談判邊界問題。中國人把它拖了下來。一九五五年,緬甸部隊在瓦邦(wa
state)邊境地帶追擊逃竄的中國國民黨軍隊時,同執行同一任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發生衝突,從而使這個問題變成急待解決的問題。緬甸認為瓦邦以及在北緯二十五度以北的一大塊,是自己的領土,中國在自己的地圖上認為這是屬於中國的。雙方有爭議的地區共約七萬平方英里。緬甸要求中國將部隊撤出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