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青城山(第1/2 頁)
青城山歷史悠久,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並建觀(丈人觀)紀念。 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最著名的,便是道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建有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玉清宮、朝陽洞等。青城山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訪勝和隱居修煉之地,古稱“洞天福地”“神仙都會”。 景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下午,從建福宮到朝陽洞,一圈走下來,把花少團累夠嗆。 又是特種兵式旅遊的一天。 在李波跟著花少團,瀏覽的當下,李波所發的小說,風波伊始。 花名“元青花”,是一名剛入職不滿兩月的新人編輯,一大早就趕到辦公室,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身為編輯,最重要的,便是看稿,稽核稿件。 “元青花呀,今天你要審的稿件,一共有八本,你好好看一下。” “別說我不照顧你啊,這八本,都是經過篩選後的,你好好看一看,把你這個月的任務給它完成了,否則我就算想幫你,也幫不了你了,知道嗎。” 剛上班,元青花就接到組長的召喚,以上是組長的原話。 每位編輯都有自己的KPI,也就是考核任務,元青花作為新人,每月三篇出圈的小說稿子,才完成兩篇,眼看馬上到月底,還有一篇沒有完成,作為新人,沒有完成規定需要的任務數量,眼看著就會影響轉正,結果不言而喻。 組長的話,不無道理。 她鬱悶加緊張,甚至帶著點絕望。 對這份工作,元青花不想失去,因為喜歡,她才入的這行,很不想那麼快就結束。 雖說她有些關係,但在關鍵節點到來之前,她不想動用。 嘆了口氣,元青華振作精神,開始新一天的審稿工作。 現在唯一的希望,便是組長所說的新作品,希望真能如願,否則就難了。 “木子?寫三國?還是一名新人?無聊。” 元青花搖頭,寫三國的小說,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卻很少有精品出圈。 歷史類是大類,作品想要出圈,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歷史功底,有功底的,無一不是老作者。 能夠一書封神的,畢竟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元青花從未奢望過,那樣的作者,會落到他一個新人編輯頭上。 出於職業素養,職責所在,稿子她還是要看的。 簡介一掃而過,直接開始看正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調寄《臨江仙》” 以詩開頭,寫得這麼好的,讓元青花揉了揉眼,不敢相信。 特別是每一章的題頭,讓元青花身軀不禁一震。 章回體,這種老式小說的寫作格式,如今已很久沒有遇到。 更別說,這一首臨江仙,讓元青花驚為天人。 “這真是新作者,而不是哪位大佬的馬甲?”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惟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 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讓元青花心中大震。 新鮮的行文方式,精練的文筆,讓人眼前不禁一亮。 這讓元青花感覺震驚之餘,更堅定這是一位大神馬甲的猜測,否則不會有這樣的筆力。 此時的元青花,再沒有隨意的態度,聚精會神地接著往下看了起來。 女人的第六感告訴她,今天她的運氣,真的來了。 兩萬字,也就四章,很快看完,看到“設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來一路人”這裡,已經來到末章。 “怎麼沒了?曹操到底怎麼了?” 斷章斷到這地方,讓元青有點抓狂。 心中一動,元青花利用自己的編輯許可權,開啟了後臺,進入作者的註冊資訊介面。 “註冊日期是今天,真新人?真名李波?好熟悉的名字,是那個李波嗎?” 可一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