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南溪,你要不……來我房間一下?(第1/3 頁)
樓外樓,座落於孤山腳下,是著名的江南名樓,與西泠印社、俞樓、秋瑾墓浙江博物館等為鄰。
光臨過樓外樓的文化名人有很多,最出名的莫過於章太炎、魯迅、郁達夫、餘紹宋、馬寅初、竺可楨、梁實秋等人。
甚至周總理還來過樓外樓數次。
相比金沙廳、紫薇廳高昂的價格,樓外樓算是“平民”代表了,人均一兩百,屬於是遊客都能吃得起的餐廳。
陳灝看著眼前金色大氣的“樓外樓”匾額,以及外觀明顯的明清建築風格,與周邊的建築完全契合,一點突兀的感覺都沒有。
往裡面走進去,餐廳內部裝修風格典雅,比及金沙廳肯定是不如,但在人均百元的價位上,建築和設計風格這一塊完勝其他店鋪。
兩人一身漢服打扮,剛踏入店裡,就引來不少人的目光,不過陳灝是有做功課的,領著顧南溪直接往樓梯走去。
樓梯是旋轉步梯,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右側的牆上還有一幅大型壁雕。
注意到顧南溪也在看,陳灝放緩著步伐,笑著掉書袋道:“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樓外樓前前後後裝修過6次,樓梯處的這幅大型壁雕《東坡浚湖圖》是樓外樓請東陽木雕大師陸光正設計創作的。”
“這幀壁雕有50平方米畫面,85個人物,5個連成一氣的五個場景,真實生動地記錄和反映了一千年前蘇東坡率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築蘇堤架六橋的全過程。”
這樣的一幅作品在東陽木雕中都是少見的精品之作,而且樓外樓的位置便在西湖中,讓人看了不由想起蘇軾與西湖的故事。
作為一間餐廳,樓外樓能做到這種程度,真的極其用心了。
上了二樓,正好迎面遇到一個服務員,陳灝禮貌問道:“你好,請問露臺還有位置嗎?”
樓外樓共有兩層,一樓兩個廳,還有樓臺,內部的位置除了大廳還有包廂,但包廂很誇張,得提前一個月以上才能預定到。
外部的露臺處也有一些餐桌,很適合傍晚黃昏時分來用餐,可以一邊吃一邊欣欣賞西湖的美景。
服務員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哥,看著眼前兩個漢服帥哥美女,原地一怔,隨後反應過來道:“有的,還有一兩張空位。”
“那就好。”陳灝鬆了口氣,問了問往露臺走去的方向後,與顧南溪加快步伐前行著。
這一次遭遇的體驗比一樓還誇張,甚至還有兩三人拿起手機對陳灝、顧南溪拍照。
偷拍行為在國外比較嚴重,但國內對這一塊意識薄弱,陳灝皺了皺眉,但也沒辦法,只能任由他們拍照。
到了露臺處,極美的西湖風光一下子映入眼簾。
陳灝與顧南溪在唯一空置的餐桌坐下,白色的餐布上有一個可以掃碼點餐的二維碼。
“滴——”
陳灝拿起手機掃了掃,專心致志看著選單,頭也不抬的問道:“東坡燜肉、精品蝦仁龍井、炭火煨烤叫花雞、幹炸響鈴和西湖蓴菜湯,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1956年的時候,省人民政府認定杭州名菜有36道,其中有10道就是樓外樓提供的。
這10道杭州名菜分別是:西湖醋魚、排面、叫化童雞、油爆蝦、幹炸響鈴、番茄鍋巴、火腿蠶豆、火踵神仙鴨、魚頭湯、西湖蓴菜湯。
樓外樓的西湖醋魚算是早些年杭州最正宗的,但近一二十年落後了,不過許多來此的遊客都會點西湖醋魚。
中午剛吃過這道菜,金沙廳的品質他倆都不太喜歡,樓外樓的西湖醋魚陳灝直接pass了。
宋嫂魚羹也是樓外樓的招牌,不過西湖蓴菜湯陳灝更感興趣,蓴菜是江南特產,他在四川時別說吃,聽都沒聽過。
另外三道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