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個比開掛還要恐怖的男人!(第1/2 頁)
公元1077年3月,蘇軾剛調任徐州知州,就遇到一場大天災。
黃河在曹村決口,使梁山泊氾濫,南清河水溢位故道,洪水匯聚在徐州城下,城牆即將被洪水沖毀,不少富有的百姓爭相出城躲避洪水,在這人心惶惶的時候,蘇軾擲地有聲的說道:
“吾在是,水絕不能敗城。”
蘇軾以身作則,積極組織抗洪,帶著百姓們修築堤壩,每天滾的一身泥水,洪水不退,家門不入。
有蘇軾的表率,哪怕水勢還在上漲,官、兵、民士氣高漲,共同抗洪,築起東南向長堤,起於戲馬臺,止於城前。
等防水堤剛修好,洪水便衝入城門,幸好及時被大堤攔截,避免了一城傷亡。
這一次大水,這一次築堤,保住了徐州城和數萬民眾,也載入了史冊。
抗洪是一場與大自然的較量,與時間的賽跑。
別說古代了,現代抗洪都不敢說萬無一失,在一千年前,難度更加大!
不過老天爺並沒有放過徐州和蘇軾,洪水退卻的第二年,徐州又發生了嚴重旱災。
蘇軾組織人員踏勘水源,徵集民夫,修築池塘、水庫,採取多種措施,解決灌溉用水問題。
等到蘇軾調離徐州時,徐州成千上萬的百姓拎著自家最好的食物和酒來送他。
即便一千年過去了,徐州人至今感念蘇軾的治水與愛民事蹟。
在百姓的口中,蘇軾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他永遠是百姓口中的蘇徐州。
隨後,蘇軾輾轉湖州、御史臺監獄(烏臺詩案)、黃州、常州、登州,到了公元1089年,蘇軾出任杭州知州。
(蘇軾貶謫路線圖)
那時的杭州並不如現在美麗。
西湖因長期未疏浚而淤塞過半,湖泊乾涸,長滿野草,如果再不治理,二十年後將不復有西湖。
錢塘六井早已荒廢,人們無淨水可飲。
蘇軾上奏朝廷,發動二十萬民工挖淤泥、除葑草,挖出的大量淤泥築成一條橫穿西湖南北的長堤,也就是現在的蘇堤。
“三潭印月”和“蘇堤春曉”也都是在那次的水利工程中誕生的。
杭州治水後,蘇軾又被調離到潁州,擔任潁州(現安徽阜陽)知州期間,蘇軾調動一萬多民工,在潁州西湖展開了宏大的水利工程。
隨後又為廣州設計了我國最早的自來水工程;
在惠州修築“ 兩橋一堤 ”;
在儋州指鑿雙泉、東坡井。
除了這些水利工程,蘇軾還撰寫了水利著述《熙寧防河錄》《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錢塘六井記》等。
在《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中提出:“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
意思就是:洪水災害並不單單與自然環境有關,社會發展中的人為干擾也是重要因素。
這個觀點即便是放到現代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水利部公佈的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裡面,蘇軾位列其中,”顧南溪頓了頓,看著眼前的攢尖八角亭。
飛簷翹脊,八角高聳,六面設定靠欄,亭子中懸掛一匾,上書“仁風亭”三字。
仁風亭的命名很樸素,背後卻略顯沉重。
“北至定州,南至儋州,東至登州(今山東煙臺、威海),西至鳳翔(今陝西寶雞),許多地方都有蘇公祠、蘇公堤,並非仰慕蘇軾的文采,而是蘇軾真正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百姓們對蘇軾的愛戴。”
作為復旦中文系的高材生,要說顧南溪最喜歡哪個文人,她不好說,但蘇軾絕對是她最敬仰的幾個古代文人之一。
聽著顧南溪的一番話,陳灝陷入了沉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