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紅夷大炮(第1/2 頁)
王徵,孫元化把朱由校請進客廳,彼此心照不宣對視。
皇帝日理萬機,百忙之餘親自來軍器局,說明皇帝對軍器局的重視,對改造火炮,長槍的重視。
朱由校端坐,掃了眼身邊的軍器局官吏:“今日,視察戊字型檔,朕痛心疾首,器械不精,不可言兵。諸卿,說說紅夷大炮和槍械的進展。”
王徵身為工部尚書,言語誠懇說:“陛下,微臣不善軍事,然而,微臣經常同西方傳教士交流,深知西方諸國軍事裝備領域發生鉅變,這種鉅變促使西方諸國涉足遠洋,近年來,西泰人,弗朗機人,大呂宋人,和蘭人陸續遠洋,抵達南洋,前來大明。
今朝廷選擇開海,加強對外貿易,臣建議軍事上,引進弗朗機炮,學習並仿造,提高火炮,槍械在軍中比重。
據臣所知,葡萄牙人在澳門建設的卜加勞鑄炮廠是遠東最好的炮廠,朝廷交易的火炮大部分來自這個炮廠,臣建議,朝廷財政允許時,繼續購買五十尊紅夷大炮。 ”
“甚好。”
“甚好。”
朱由校微微點頭。
西方何止馳騁海洋,他們已經開始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荷蘭,英國,你方唱罷我登場。
目前,西方比遠東更熱鬧。
朝廷繼續沉迷黨爭,繼續守舊,不走上科技康莊大道,將來不光讓建奴偷家,還將大幅落後於西方。
落後就要捱打。
熱武器時代,很容易遭遇群毆。
所幸朝廷非全是糊塗蛋,還沒墮落到對西方諸國兩眼摸黑,朝廷還有群同西方交流的官吏。朱由校深以為然,讚賞說:“愛卿言之有理,朝廷開海,即取長補短。不過,目前朝廷在造船業,火炮上落後西方不多,在地理探索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方。”
“譬如,朝廷連同東南海商口中的大呂宋,其實非呂宋人,是西方諸國內的西班牙人,他們的無敵艦隊約有150艘以上的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水兵。全盛時期,艦隊超過千餘艘艦船,橫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
與之比鄰的和蘭人,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造船業和航海技術而稱霸於世,被譽為海上馬車伕。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朝焉能閉關鎖國,固步自封,這不成井底之蛙嗎?”
“所以,朝廷不單單要買炮,還要造炮,以免大幅落後於時代。”
聞言,王徵,孫元化,張燾,韓霖,畢懋康等驚喜萬分,久久難以平靜。
驚的是以為皇帝傳統,守舊,不接納新鮮事物,然而皇帝好像比他們更瞭解西方。
既如此,皇帝肯定不單單重視火炮,還會重視西學。
這時,孫元化躊躇滿志,緊攥拳頭說:“陛下,昔年,有人詢問俞大遒將軍水師如何取勝?”
“俞將軍回答,無它,不過是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 多船勝寡船 多銃勝少銃。”
“臣私以為,武器從來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然而,武器卻是決定戰爭勝負的至關重要因素。”
“今日遼東戰場,國朝兵將士氣不如建奴,鬥志不如建奴,然而,火器上對建奴有壓倒性優勢。何況,朝廷在仿製改進的銅鐵複合紅夷大炮不弱。
以前,缺少朝廷財力支援,近期來,軍器局有充足財力支援,已經打造出兩尊紅夷大炮。臣斗膽建議,從快從重提高對遼東軍隊的火炮,鳥銃,三眼銃配置,乃至於訓練火炮隊,火槍隊。”
他和徐光啟,孫承宗,王徵,李之藻,張燾等,全主張大力發展火器,譬如紅夷大炮,三眼銃,鳥銃等。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何況,與各國傳教士交流,發展火器儼然成為各國趨勢。
朱由校微微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