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恢復高考之後,考大學是越來越受重視了。連農村裡,不是孩子實在學不好的,或是實在供不起的,都儘可能的讓孩子念書,指望著一個考出去了,拉巴一家子呢。
高考是越來越難,考生越來越多,大學是越來越不好考。
早在他們剛進京的時候,幾個孩子的戶口就都落到京城來了。都落在向老爹向老孃的戶口本上呢。
進京來上學,考試完全沒有問題的。
「我沒意見,後院的房子都空著呢,我找人再收拾一下就能住。我覺得老兩口不一定願意來,還有二嫂三嫂能捨得孩子嗎?」方逐溪提醒向末,不要想當然。
「院子收拾著也行,來了肯定也是暫住,爸媽和爺爺奶奶兩重長輩都在京城呢。爹孃肯定不樂意住咱家裡,尤其這房子還是方家的。我想著還是在學區的附近買上幾套房,放在孩子名下,將來孩子成家了,有一套學區房在手,也有個依仗。爸媽肯定也樂意住自家的房子。至於說來不來,這個問題不大,為了孫子們的前途,他們肯定能來。二哥三哥兩家……我再問問,看看他們想不想進京。把他們調過來,現在不也是一句話的事情嘛。」
不是向末愛兜攬事情,以前她可沒有這個習慣。實在是前十年,要是沒有向家的爹孃,沒有三個哥哥嫂子的幫襯,她跟方逐溪可能什麼都做不了。欠人家的,能不還嗎?這欠的還不債,是情份。要不是親的,人家也不是誠心實意的對她不是。
方逐溪理解向末的想法,所以他也是支援的。
「那咱倆分頭行動。你做說服工作。我去看房子。方家的生意不進京城,要不然,直接開兩個小區好不好,多賺錢的!那天我聽辦公室哪個老師說來著?現在房子漲到一千左右一平了,不過可以按揭買房了。我算了一下,買一百二十平左右的,按現在的利率,三十年的話,一個月也就一百多塊錢。咱把首付給付了,剩下的讓他們自己供也能供起。」學霸的腦了,算帳是最快的。
「那你要這麼說的話,我想起來以前看過的一個電視劇,跟孩子高考有關的。那裡面有一家早年一次買子五套房子,自家住一套,用其它房子的租金就夠還房款了。我覺得這個辦法挺好的。咱可以學學。只要拿首付就成了。咱那錢放在銀行裡,利息也就那樣兒,又不能生崽。」兩口子一個月工資加各種津貼獎金加起來兩千多塊了,在工人工資一百多塊錢的時候,絕對的高收入。他倆又都是部門的負責人,吃飯有食堂,沒什麼花銷。孩子不用他們管。沒有房租,水電費啥的就從來沒問過。掙的錢都在存摺裡放著呢。還有方家給分的兩個鋪子的租金,都在最好的地段,租金一年一漲,越來越貴,還都搶著租。那錢也都在存摺裡放著呢。除了裝修院子的時候花了些,真沒怎麼花。這還沒算上方家生意裡他們的股份分紅呢。都放著沒動過。跟孩子在滬上的商鋪一樣,都在存摺裡給他們存著。
「行,你說了算。我順便看看,多買幾套。」方逐溪可聽話呢,這越往後,越物質。用不用錢不重要,手裡得有錢。
說好了,兩口子就分頭行動了。趁著放暑假,學校裡沒課,他倆的休息時間都多了點。方逐溪開始在各大中小學周邊遛,他倆都不是京城人士,從來都沒是過。對哪個學校是重點學校,真沒啥概念。得先把這個弄清楚了才成。孩子們來上學,也得問呢。
不只是實地考查的遛,還找了方爸,讓他透過教育bu裡的老關係打聽了,哪個學校是重點。他自己孫子要上學,打聽起來也名正言順嘛。
都問好了,再看房子。如今到處都是工地,房子有得是,就看怎麼選了。
方逐溪弄這些。
向末就負責說服向老爹向老孃。
她也不磨嘰,電話裡再怎麼說,也費勁。暑假孩子們也要去姥姥家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