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5 頁)
絲輕鬆許多。”
聽到這裡,謝慎啞然道:“種植棉花居然比制絲還要輕鬆?”
“自然如此,織造絲綢工序繁瑣,光是繅絲就要許久。。。。。。慎大哥,你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吧?”
“額,我不過隨便問問。”
好險,好險啊,謝慎的偉岸形象險些崩塌啊。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雖然謝慎在歷史和科舉上的研究頗深,但對棉麻絲綢的研究可就只能算是門外漢了。
如果真的如二人所說,那麼種植棉花似乎是非常有利可圖的事情啊。
“你們說,在餘姚種植棉花如何?”
王守文聞言皺眉道:“棉花的話餘姚似乎確實沒有什麼大戶種植,我倒是聽說松江府、蘇州府那邊種植棉花的比較多。”
“這是為何?”
謝慎發揮了不懂就問的優良作風,連聲追問。
“應該是餘姚可供種植棉花的地少吧。種植糧食都不夠了,哪裡能用來種棉花呢。”
謝慎恍然大悟!
所謂興農桑,可沒有提棉花啊!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推廣過棉花,但棉花的地位從沒有超過糧食,也不可能超過。
雖然棉花種植在後世也算密集農業,但
在農業社會,尤其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讓百姓吃飽才是統治者首先要做的。
如果百姓都吃不飽了,種那麼多棉花有什麼用,不等著天下大亂嗎?
換句話說,在糧食不夠吃時種植棉花就是跟朝廷唱對臺戲。任何一個聖明的天子都是絕對不會准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只有在天下太平,不缺糧食的時候,朝廷才會鼓勵百姓種植棉花。畢竟棉衣的禦寒作用遠遠強於絲綢,造價又便宜,適合大規模推廣供百姓使用。
大明王朝承平已久,加之當今天子弘治皇帝勵精圖治,大明兩京十三省完全是一副欣欣向榮的姿態。
而且江南本就是魚米之鄉,只要不出現大的天災是不可能出現饑荒的。
在這種情況下不正是種植棉花的好時機嗎!
謝慎深吸了一口氣,對王守文說道:“不如我們一起種棉花吧!”
王守文愣了片刻才是反應過來謝慎說的是什麼。
“慎賢弟你說要種棉花?”
“是啊,現在餘姚幾乎沒有人種植棉花,咱們這個時候開始種植就是逢低抄底!”
“逢低抄底?”
雖然早已經習慣了從謝慎嘴中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詞語,但王守文還是沒能明白逢低抄底到底是什麼意思。
“咳咳,這個逢低抄底的意思就是在行情慘淡的時候介入以獲取豐厚回報。”
“那不就是囤貨居奇嗎!這種事吾輩讀書人怎麼能做!”
王守文立刻明白了謝慎的意思,拿出一副“休要再說”的架勢,直是讓謝慎十分無奈。
“話不能這麼說,我們在進行的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守文兄你剛剛也說了,棉布的禦寒比之絲綢要強不少。”
“我是說過這個,可是這和種植棉花有何干系?”
王守文狐疑的盯著謝慎,以他對謝慎的瞭解這廝肯定還藏有後話。
“讓百姓吃飽穿暖不正是吾輩讀書人之所願嗎!我們寒窗苦讀多年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夠進入朝廷為百姓謀福祉嗎!”
謝慎說的慷慨激昂,王守文和一旁的謝丕連連點頭。
謝慎心中無奈一嘆,這都是你們逼我的啊!
“所以我們必須立刻種植棉花。現在餘姚幾乎沒有人種植棉花,種植成本很低,等到種植的人多了,就沒有意義了!”
說到這兒,王守文和謝丕自是了悟。原來謝慎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