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養寇能自重,養虎卻為患(第1/2 頁)
伴隨著黔中郡設立,大周帝國對楚國已經形成虎口包圍圈。
西周分封八百諸侯國,除去那些自行滅亡、下落不明、互相兼併的諸侯國外,在華夏九州範圍內的諸侯國,也就只剩下楚國,還沒有變成大周帝國的一部分。
楚君熊儀應當已經明白,姬宮湦的整體謀劃,但是卻依舊保持原有的模樣。
對姬宮湦畢恭畢敬,朝貢只有提前,從未有過延誤,涉及大周帝國的事務,處置時也謹小慎微,許多時候甚至不惜自損。
唯一的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便是絕口不提主動併入大周帝國。
甚至太常姬黁接待楚使熊甯時,多次有意暗示楚使熊甯,讓其促成楚君熊儀主動進土獻民。
結果楚使熊甯要麼以年事已高,耳目不清為由,在太常姬黁面前裝聾作啞。
要麼就是面對太常姬黁近乎直白的提示時,以茲事體大需要內部詳細商議、楚國內部混雜必須慢慢梳理、楚君熊儀身體不佳等理由,讓太常姬黁耐心等待。
對於促使楚君熊儀主動進土獻民之事,姬宮湦並未真正表過態,所以太常姬黁對楚使熊甯的推脫無可奈何。
上次歲末大朝會時,太督內史冂曾直接諫言,大周帝國併合九州,僅剩楚國這一家諸侯國,姬宮湦身為大周帝國的締造者,應當馬不停蹄對楚君熊儀施壓。
只有徹底併合華夏九州,大周帝國才算真正完成獨霸寰宇的第一步。
往後再征服周邊所有的戎狄蠻夷越苗羌等外族,進一步擴張大周帝國的版圖。
結果,姬宮湦在第一步就要落地時,突然來了一個虛空踏步,反而將所有精力都放在征服周邊戎狄蠻夷越苗羌等外族。
北部疆界已經拓展至北冰洋,東邊正在清理倭奴之地,南方亦逐步拿下江南與雲南,唯獨要將楚國留下。
而且非但沒有對楚君熊儀施壓,反而繼續與楚國交好。
雖說利用通商手段,可以榨取楚國一部分利益。
但是大周帝國長期供應糧食、印製楚國專用紙幣、傳授楚人預防災害知識、鼓勵雙方互相通婚等措施,無形之中變成扶植楚國的手段。
這使得楚國的整體實力,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年增長。
姬宮湦自己曾當眾說過,養寇能自重,養虎卻為患。
倘若姬宮湦只是為了維持天子形象,繼續打造言而有信的人設,不願意失信於天下,所以想用楚國作為範例,實則大可不必。
畢竟人無完人,以大周帝國現有的力量,只要姬宮湦有心去推動,沒有什麼罪名,是無法網羅編造的。
姬宮湦耐心聽完太督內史冂諫言,直接朝眾人微微一笑。
等到寺人尨會意,命令下屬將華夏堪輿圖抬到大殿中心,才進行頗為詳細的解釋。
楚君熊儀並非賊寇,而且自己身為大周帝國天子,根本無需自重,之所以沒有對楚君熊儀施壓,實則另有目的。
至於真正的目的是什麼,目前還不適合當眾討論。
姬宮湦唯一可以透露之處,便是楚君熊儀並非最終目標,等到必要之時,楚君熊儀的下場便會如眾人所願。
與之相對應的,楚國的實力看似在持續增長,但是糧食與貨幣這兩大社稷核心支柱,卻始終由大周帝國牢牢掌控。
再加上大周紙幣長期滲透楚國腹地,以及開放通婚帶來的虹吸效應。
只要姬宮湦頒佈王命詔書,在數量龐大的邦諜的組織下,楚國至少有三分之一子民,會直接拋棄楚國,轉而歸附大周帝國。
屆時,楚國將一觸即潰。
簡而言之,如今的楚國,本質上只是一隻畫上老虎斑紋的狸貓。
無論如何精心餵養,狸貓便是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