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娘,我走一走舒服多了,剛才爺爺也說老躺床上不好。」
陳三娘看文靖安確實沒什麼問題,這才囑咐了幾句,讓文靖安出門。
文靖安出了門,一口深呼吸,一股涼意吸入沁洗心脾,一下便感神清氣爽,古代的空氣和環境與原世界水泥森裡的渾濁自然有雲泥之別。
文家的房子是一排土房,屋頂用乾草鋪成,牆壁和外面的圍牆都是用黃土壘成的,中間有一個院子,院子倒是不小,左邊有一個石磨,右邊有一口井,靠近門口的地方種了兩棵樹,一顆椿樹,一顆萱樹,意為「椿萱並茂」。
這讓文靖安一下聯想到西北的古代民居。
事實上桃河村所在的北昌府正是處在大盛王朝的大西北,長年乾旱少雨,所以村寨集鎮一般都是傍水而建,桃河村就因為在桃河邊才取了這麼一個名字。
第2章 偷吃 名門閨秀小家碧玉
文靖安便與安安在桃河村走了一圈,大概認識了這地方的風土人情。
確實和西北地區沒有多大的差別,無論是房屋建築還是人們的穿著長相都是地道的西北風味,比如種植的農作物以小麥為主,飼養的家禽家畜則有羊和驢等等。
除此以外,文靖安粗略數了一下,整個桃河村也就五十多戶人家,有的還是無人居住的空房子,最多幾百人。
在這樣的地方人們想要活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務農,不過文靖安看了看原主這幅身子骨,顯然不適合種地,再說光靠種地他也沒辦法給陳三娘夫婦和安安等親人帶來富裕的生活。
他原來是學化學出身的,利用化學知識在這個時代應該有不少的發揮空間,這個以後得仔細挖掘。
到家吃過午飯,文靖安睡了個午覺,下午和安安陪陳三娘織布,到了晚上,外出下地的男人都回來了,一大家子齊聚一堂,趁著天色未暗一起吃飯。
這時文靖安第一次認清了文家這大家子人。
主座的兩位自然是文太爺和文太婆了。
左邊的是文大貴和大伯母,右邊是文二貴和二伯母。
文靖安和安安坐在文三貴和陳三娘中間,其他的就是文靖安那四個按「福祿壽喜」起名的大哥以及兩個姐姐。
晚飯吃的是烙粗麵餅、紅薯以及兩盤青菜,葷腥是半點沒有的,因此看到擺在文靖安面前的兩個雞蛋,大嫂伯母家十歲的小兒子文喜安不樂意了,吵著鬧著說:「我也要吃雞蛋!憑什麼他能吃我不能吃!」
這兩個煮雞蛋和文喜安的吵鬧其實都是大伯母的小心機,早上文太爺讓她把雞蛋讓給文靖安,她表面答應心裡其實不樂意,所以這會故意當著一大家子的面把雞蛋煮好擺到文靖安面前,再唆使自己的小兒子吵鬧,好讓大家都看到文靖安有專屬特權,讓三房難堪。
果然,她假模假式敲了一下文喜安的手背,訓斥道:「吃什麼吃?!你也有病?」
這句話文靖安聽了話心裡橫豎不是滋味,文三貴和陳三娘則默默低頭吃飯,對於大伯母的刁難她們已經習以為常了。
不過今日不同,文靖安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被欺負。
文靖安略作思索,趁眾人不注意,在安安耳邊小聲說了兩句話。
大伯母正要讓文喜安繼續鬧時,安安忽然站了起來,指著文喜安,按照文靖安剛才小聲教她的話,大聲道:「你都吃那麼多了還吃,我經常看見你偷雞蛋吃!你還偷餅吃!」
安安這話一出,大伯母刷一下變了臉,文喜安腦子不靈光,理直氣壯道:「我沒偷吃!那是娘塞給我的!」
這一下大伯母的臉更加難看了,為了讓文喜安閉嘴,直接用筷子尾敲文喜安的腦袋,罵道:「小畜生!偷吃還敢亂說話,讓你撒謊!讓你撒謊!」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