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變革後的祁國(第1/2 頁)
然而面對祁王室的暴行,仁教弟子滿心憤恨。
當年若非童夫子入祁王室疆域,哪裡有現在的祁國。
這百多年來,仁教弟子為祁國做了多少貢獻,可祁王竟然對仁教棄之如履。
對於祁王的不仁不義,仁教弟子自然也不會甘之受之。
隨著祁國變革越演越烈,仁教弟子們憤而出走,前往各大諸侯國。
對於這些仁教弟子的離去,祁王並沒有阻攔,甚至歡喜不已。
這些禍害走了,祁國的變革也就少了阻礙。
至於說斬草除根,倒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祁國雖說與仁教撕破了臉皮,但終究還是留了些面子。
比如,仁教的祖庭沒有收回,依舊允許仁教在他們的祖庭丘地傳道。
仁教對於童夫子的供奉,祁國也沒有阻止。
為的就是防止仁教徹底走到祁國的對立面。
畢竟仁教還有童夫子這尊大神。
童夫子有多強,祁王蠻並不是特別清楚。
但他知道一點,童夫子活了幾百年啊!
凡是弱一點,能活幾百年嗎?
再說了,童夫子手裡可是還有帝君恩賜的聖物,帝君恩賜的聖物啊,真要是拿出這東西,咳咳。
總之,雖說祁王蠻對祁王室疆域進行了改造,但始終對仁教保持著些許敬畏。
至少仁教所在的丘地,並未因此受到多少影響。
要說影響,倒也有。
因為祁王室對商業野蠻幹預,導致商品價格出現了普遍上漲,百姓生活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而除了這個問題,最大的問題則是逃難者太多了。
百姓或許沒有讀過書,不懂得多少道理,但生活的變化,他們還是能感受到的到。
以前不能說家家戶戶有餘糧,天天都能吃到肉食。
至少溫飽還算可以,而且每年也能吃上幾頓葷腥,到了節日更是有各式各樣的娛樂節目。
閒暇之時,跳舞,唱歌,聚會,一樣不缺。
可現在吶?
歌舞禁止了。
聚會超過五人就是違規,甚至可能被抓走。
吃喝就更別說了。
以前種田之餘,能去釣魚,打獵,甭管是不是空軍佬,總歸還是能得到些許收穫。
不多,但足以改善伙食。
現在好了,山裡,水裡,全他娘是朝廷的了。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過這樣的道理。
不能下河,不能上山,可不就少了很多收入來源。
如果僅僅是這樣,日子倒也還勉強能過。
可這商品又是怎麼回事?
糧食不讓交易。
咋地,我們除了糧食,用不上其他的東西了嗎。
食鹽。
布匹。
農具。
傢俱。
什麼玩意不需要購買啊。
僅憑家裡的產出,能滿足所有需要嗎?
扯淡。
現在好了,什麼東西都漲價。
農具都他孃的漲了十倍。
行,不讓交易,我們以物易物總行了吧。
祁王室疆域,凡是需要為生活奔波的底層百姓,哪個不是被迫害的苦不堪言。
這般情況下,大量農田被拋棄,農民,工匠,商人紛紛逃跑。
哪怕被抓到要貶為奴隸,也擋不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自從祁王室疆域改革以來,先後有二十萬人逃到了丘地。
丘地本就不大,只有三百里方圓。
人口不過一百多萬。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