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頁(第2/2 頁)
做人的堅實基礎。1952年他赴蘇聯留學,1957 年畢業於莫斯科機械學院。回國後他任瀋陽鑄造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和研究室主任,上海材料研究所副研究員和副所長,上海市科協副秘書長,駐聯邦德國大使館科技參贊,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和書記,上海市副市長,公安部部長,武警部隊第一政委,國家科委副主任,勞動部部長,海南省委書記兼省長。他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三大當選為中央委員。他終生不忘延安生活,希望把經過實踐而證明瞭的好的傳統保持下去,並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更加發揚光大。
△受命於危難中的化肥專家安常娥‐‐1938年13歲時參加革命,1940年人黨,1945年在延安自然科學院化工系肄業,1946年從事軍工化工研究,1954年留蘇學習大型氮肥聯合企業科研技術和生產控制分析技術,1955年回國負責建設新中國第一個大型化肥試驗室並任該室主任兼書記。1960年調太原化肥廠任副總工程師。1965年她臨危受命,到國內最大的南京化肥廠去解決催化劑生產難題。她在蘇聯留學時曾向教員討教過催化劑問題,得到的回答是:&ldo;催化劑製造技術無可奉告。&rdo;中國人也是人,也有一個腦袋兩隻手,外國人能製造出來的我們為什麼不行?12年的心靈創傷,12年的意志磨鍊,她勇往直前,百折不回,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從事故中尋求成功的希望。經過2000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ldo;噴射法&rdo;球形氮催化劑新工藝終於在我國試驗成功!
△嚴於責己的林用三‐‐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的兒子。他學習刻苦,樂於助人。胡宗南進攻延安時,他隨學校一起撤離。他是當時&ldo;保小&rdo;年齡最小的孩子之一,在行軍路上他經常把架窩子讓給生病的大哥哥、大姐姐。自己步行。他在河北參加了&ldo;光明&rdo;、&ldo;行知&rdo;、&ldo;保小&rdo;三校合併,隨華北育才小學進人北京先農壇,後考人北京101中學。他參加工作後曾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勞動部副部長等職。但他仍像父親一樣,始終保持著普通勞動者的本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