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話說,「天一生」手下,應該也擁有好幾座糧行吧?
賈放一低頭,剛好看見自己身上佩著的那枚青田石的「天一生印」,心中便又有些煩躁。他暗自心想:水仙啊水仙,你到底是在想什麼?
他一路走著,又想起離開德安縣時四皇子的叮囑:「盼你回京,也能做一個,救萬人之人。」
每每他自我安慰,告訴自己:手上有糧,遇事不慌。可是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災情,他還是心裡沒底——十萬石糧食,若是隨隨便便拿出來,真的便能救萬人嗎?萬一沒法兒用在刀刃上,豈不是那麼多優勢都化為烏有,那麼多努力都打了水漂?
或許他應該想辦法向在京監國的太子爺上書建言,在京東郊也建流民營?
可是四皇子在德安縣建流民營在先,效果立竿見影,如果朝中沒有阻力,東面的流民營早就該建起來了呀?
現下眼看著京城另一頭的亂象,賈放實在是對監國太子的組織協調能力產生了一部分懷疑。
他就更加不敢輕舉妄動了。
賈放一面想著心事,一面信步走到一條寬闊的大街上。
忽見路邊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正跪在地上,頭上插著草標,面前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寫著「賣身葬母」幾個字。
小男孩身邊的確有一張草蓆,草蓆下露出一雙腳。
見到賈放靠近,那小男孩揚起臉,眼神骨碌碌地緊緊盯著賈放。
賈放見他眼裡沒有哀慼之意,便能斷定這男孩是個小騙子。不過是藉此機會騙取人們的同情,弄幾個錢罷了。而他面前的一個破碗裡,也確實已經有好心人丟了幾個銅板進去。
他皺著眉頭望著那個男孩,心裡卻還在想別的事。
「如何救一人,又如何救萬人?」他喃喃地問出了口。
誰知旁邊有個清朗的聲音介面道:「不救一人又如何救萬人?賈世兄與其在此處猶豫,不如先將眼前這個孩子救起再說?」
賈放一回頭,見到身邊說話的人,差一點兒開口打招呼叫「妹夫……」
好在話到口邊又忍了回去,他趕緊向對方施禮問好,也稱呼對方:「林兄。」
對面的人眉清目秀,臉龐輪廓頗有些南方人的柔和,正是前次他在晚晴樓上遇見過的,「姑蘇林海」。
兩個十幾歲的少年面對同一個賊兮兮的孩子,反應有所不同。
林海蹲在那孩子面前,柔和地問:「你叫什麼名字,何方人士,家中還有什麼人沒有?……放心,我自會叫人安排,安葬令堂,但現在需得給你安排個去處。」
那孩子緊緊盯著林海,眼中漸漸漫上一層淚光。突然,他「砰」地一聲給林海磕頭磕下去:「不勞大爺費心,只消大爺賞小的幾兩銀子,小的自己葬了母親,就來大爺府上當差……這輩子做牛做馬,報答大爺的恩典。」
京中這種騙術原也很多,小孩子說是「賣身葬母」,若有人真給了錢,那小孩拿了錢就沒有影了,到府上來當差什麼的,根本都是沒影兒的事。
林海是姑蘇人,姑蘇一向富庶,林海也沒見過這種慘事,更加沒聽說過這種騙術,當下就從袖子裡掏銀子,一邊掏一邊告訴那孩子,「我住在城西剪刀巷,姓林,你一打聽就知道。我不需要你做牛做馬,只是你若無處可去,跟著我,我好歹可以給你照應……」
誰知這時賈放突然一伸腳,來到草蓆蒙身的那名女子跟前,一伸手,將那草蓆揭了。
這舉動出人意料,正在與林海對答的那個男孩尖叫一聲,衝著賈放就撲了上來,雙手緊緊地抱著賈放的胳膊,要將他往後扯。
林海愣了神,一旁的路人卻有覺得賈放很無聊的,冒出一句:「這位小爺也太較真了。這賣身葬母的滿大街都是,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