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5 頁)
主觀評價呈正相關關係(具體資料見表4…2)。也就是說,在一定範圍內,人的社會地位與社會交往範圍(在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方面,社會地位越高的人往往社交範圍越廣,而社交範圍越廣,就越有可能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這一結果與邊燕傑教授1999年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
表4…2社交圈數量與個人特徵的相關性分析您經常參加幾個
社交圈的活動?家庭上月
收入家庭上月
支出學歷您認為自己在當地處於
社會哪一階層?相關性係數0�1740�1840�1170�076相關程度0�0000�0000�0000�002頻數92391212241178
從社交活動的場所來看,多數調查物件社交活動的主要地點依然是在自己或朋友的家中,另外茶館、酒吧、酒店、飯店等也是社交活動的主要場所,在其他地點進行社交活動的市民並不多(具體資料見表4…3)。許多研究表明,社會交往的主要場所能夠較為明顯地體現出階級階層的區隔和社交圈成員社會地位的高低,因此,本次調查也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變數來考察。
表4…3居民主要的社交場所單位:%社交場所百分比社交場所百分比茶館、酒吧、咖啡館37朋友家或自己家中45酒店、飯店35工作地點16體育場館11網上7會議場館2其他13從個人在社交圈中的影響力來看,多數調查物件認為自己在所在社交圈中的影響力一般或者較強,很少有調查物件認為自己的社交能力很強或者不強。具體資料請見表4…4。
表4…4居民在社交圈中的影響力單位:%在社交圈中的影響力百分比在社交圈中的影響力百分比很強4�2不強8�7比較強31�5說不清5�1一般50�4總計100�0
從相關性分析的角度來看,除了與職業沒有明顯的相關關係以外,社交的影響力與其他人口的特徵均有顯著的相關性,與個人對自身的階層認同也有明顯的相關關係(具體資料見表4…5)。那些認為自己在社交圈中較有影響力的調查物件通常也是收入和支出較高、學歷較高以及自認為處於較高社會階層的人。相反,那些認為自己在社交圈中缺乏影響力的調查物件則更多的是一些收入支出較少、學歷較低、認為自身社會經濟地位不高的人。
表4…5社交影響力與個人特徵的相關性分析在您主要的社交圈中,
您的影響力如何?家庭上月
支出職業家庭上
月收入學歷您認為自己在當地
處於社會哪一階層?相關性係數…0�1260�048…0�121…0�097…0�140相關程度0�0000�0550�0000�0000�000頻數877101788811611123
由此看來,對社交影響力的自我評估與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也是互相促進或者說互為因果的變數。社會經濟地位越高,對自己在社交圈中的活動就越是自信,社交能力越強;而社交能力越強就意味著有更多的資源可以用來提升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促進自身的事業取得更大的進展。
在調查中發現,調查物件的主要社交圈較多地由同學、同事構成,而較少由會員、“發燒友”、社群鄰里、網友等構成。調查物件經常參加的社交活動主要是同學聚會和同事聚會,只有少數調查物件經常參加其他型別的社交活動(具體資料見表4…6)。
表4…6居民經常參加的社交活動單位:%經常參加的社交活動 百分比經常參加的社交活動 百分比家庭所在社群的活動13業餘愛好者的聚會19工作單位舉行的集體活動33網友聚會3同學聚會52以上都不參加10下班以後的同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