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第1/2 頁)
adas)將軍來印度訪問。哈里曼一行人離開華盛頓以前,中國就已宣佈了停火。不象派遣到孟加拉灣而又返航的美國航空母艦那樣,這個代表團並沒有取消此行。哈里曼等人乘改裝的噴氣式空中加油機經十八小時的飛行於十一月二十二日晚上抵達印度。印度方面立即請他們去會見尼赫魯。尼赫魯對哈里曼是很瞭解的,同他也合得來,因此他們的會見是老朋友之間的會見。但是尼赫魯的態度似乎有些拘謹。代表團成員羅傑&iddot;希爾斯曼(ror
hilsan)後來曾寫道:&ldo;尼赫魯寫給甘迺迪呼籲援助的信把情況描繪得險惡萬分,但當面對面地進行談話時,他似乎又想完全迴避談論這一點&rdo;,據希爾斯曼的觀察,&ldo;尼赫魯大概感到,在他長期遵循的中立主義政策已成廢墟的情況下來接待美國人是很為難的&rdo;。
以鄧肯&iddot;桑茲(duncan
sandys)為首的英國代表團與哈里曼代表團同時來到印度,他們兩者為以後三年對印度提供大量軍援奠定了基礎。不久,甘迺迪和英國首相麥克米倫在拿騷(nassau)會談,對此達成了協議。
[ 註:根據拿騷協議,美英兩國平均分攤價值一億到一億二千萬美元的輕武器、軍械和子彈的費用。 ]
美國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教訓印度人不要胃口太大,哈里曼對他們說,&ldo;美國願意援助印度,但印度對現代防務的昂貴和複雜性應有現實的理解。&rdo;
一九六三年更晚些時候,英美遠端戰鬥機開到印度,使用印度空中基地舉行了一次聯合空中演習。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尼赫魯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要求的正是這樣一種干涉的方式,因此政府感到對這種為了迅速建立&ldo;空中保護傘&rdo;而進行的演習難以作出解釋。他們說舉行這次演習只不過是為了訓練印度技術人員,否認&ldo;[英美政府]承擔了在印度一旦遭到攻擊時進行任何援助的義務&rdo;。他們還強調指出,蘇聯也正在幫助印度建立國防力量。
尼赫魯在過去拒絕接受軍事援助時曾一再指出,在這方面依賴別國政府,勢必削弱印度的獨立。尼赫魯與哈里曼的第一次會見,一定會使他痛切地體會到這個真理。據哈里曼的一位同事講,哈里曼用極其文雅的方式&ldo;暗示印度需要解決克什米爾的爭端,並採取同巴基斯坦進行聯防的措施。&rdo;但是,他的這種文雅的手法很快就收起不用了,哈里曼和桑茲一道轉而大力利用軍援的許諾壓印度同巴基斯坦解決爭端。這意味著印度起碼要讓出相當一部分的克什米爾盆地來進行妥協,這是印度根本不會同意的。英美對印度的&ldo;不惜任何代價把中國人趕出去&rdo;的心情產生了錯覺。印度各階層人士都在說,同巴基斯坦解決爭端的時機到了,但是,他們的含意是按照克什米爾的現狀來解決。對巴基斯坦來說,這並不是解決爭端,倒是拒絕解決爭端。但哈里曼和桑茲仍舊不斷施加壓力(桑茲壓得更厲害),在他們抵印度一週後,新德里宣佈尼赫魯和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iddot;汗將要會見,以討論解決克什米爾爭端。使桑茲感到沮喪的是,在上述訊息宣佈後的第二天,尼赫魯卻在議會中向那些焦躁不安的議員們再一次保證,他將不考慮任何&ldo;足以破壞克什米爾現狀&rdo;的意見,在他的腦海里同阿尤布&iddot;汗會見,很清楚不是&ldo;談判&rdo;,而是&ldo;會談&rdo;。印度為瞭解決問題所準備作出的最大讓步‐‐調整停火線‐‐遠遠沒有達到巴基斯坦的最低要求。當這一點已經變得十分明顯的時候,印巴之間的交涉就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毫無成果的、部長級的初步會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