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試論百家,夫子東來(第1/3 頁)
“天道平分晝夜,人則焚膏繼晷以襄事矣。炎黃以來,先是使用天火,後便燃材取火,自周以降,漸漸開始了使用牲油、菜油點火,豪富權貴之家使用蠟膏。你這電燈,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就算是最頂級的夜明珠我也曾見過,絕不是這般模樣,或許真的只能以神力來解釋了。”
呂不韋感慨得很。
當今天下,呂不韋已經說的上是最有見識的那批人了,本身便是雜家掌門,還曾經行商天下。就算是他這種頂尖的見識,竟然都完全辨認不出,眼前之燈光,究竟是如何之原理。
嬴政也再一次感到麻木。
或許是王陳帶給秦國的新氣象越來越多,如今哪怕王陳說自己是神仙轉世他們也會相信幾分。
王陳沒有向他們解釋電燈的原理,因為沒有必要,其實告訴他們電燈使用的是神力,更好接受一些。
“大哥,相國大人,這個電燈以後會推向全國的,如今我們還是商量正事吧。”
王陳阻止了兩人繼續發呆。
“對,還是大王安排的事情更要緊。”
呂不韋也回過神來,作為百官之首的職業素養很快就展露無遺。
一行人來到造紙術的生產基地,王陳讓相里刑一一演示全部工藝流程,呂不韋也會時不時就成本和效率問題發問,嬴政和王陳就走在後面。
“二公子,哦,不,應該稱你長安君,還沒習慣改口。”呂不韋道歉。
“無妨,相國有話不妨直說。”王陳擺擺手。
“長安君,大公子,我的意見是找一處有水源的地方,或者是大湖,或者是河流,快速建立一個造紙坊。”呂不韋踱步幾下,便快速說道。
“可以就建立在渭河或者涇河旁邊,便於控制。”王陳點頭認可,嬴政純粹就是跟著來學習的,對於這種事情不方便發表不成熟的意見。
“那就渭水,出了咸陽就是。造紙坊建成之後,其他的墨坊,筆坊、以及印刷場地,都要相應的建立起來,為了確保造紙術短時間內不會洩露出去,這些作坊必須分開來,造紙坊秘密等級最高,可以挑選死刑犯以及斬監決的犯人,去從事勞作。明確賞罰制度,告知不可偷跑。只要不偷跑,滿一年者都可以減刑。只要妄圖偷跑,抓住就死立執。而墨坊、筆坊,則可以設在城內,或者附近城市。”呂不韋快速頭腦風暴,能臣風範撲面而來。
“這樣還不保險,這種靠技術領先的事情,保守秘密才是第一生命線。因此,我建議,在造紙坊的四周都要有軍營駐紮,日夜都要有軍隊巡邏。明哨要有,暗哨更是要比明哨還多。這樣才能確保秦國能多一點時間向六國輸出自己的內容。”王陳也提出自己的想法。
“動用軍隊?會不會太浪費了。”嬴政不太理解,在他心中,國之大事,在祭在戎。軍隊是國家最後的保障,一旦動用就是最後的手段了。
“大公子有所不知,除了明面上的戰爭和權術外,在黑暗中還有更險惡的隱蔽戰線。而我們如今要做的事情,已經不僅僅是商事活動,更是一種陽謀,對於那些國家而言,無異於一場更加恐怖的戰爭,所以,不管是誰都要全力以赴,我們作為攻擊方,當然也要動用一切來確保勝利的天平更快的倒向我們秦國。”呂不韋隨時都在為嬴政授課。
“那是不是還可以動用羅網?”嬴政建議。
“孺子可教也。”呂不韋點點頭。
“如今的羅網魚龍混雜,此刻本就是刀口舔血,只要籌碼足夠,很容易就會背叛。我建議羅網不必參與到保衛工作,可以讓他們帶著任務滲透到六國去。羅網這些人神通廣大,而且執行力極強,不如派他們將印刷好的書籍,帶到關東六國各個城池之中,確保每一個識字的人,都能知道秦國的文化和制度。”王陳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