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棄子,都是棄子(第3/4 頁)
,誅殺長史後,便去奪取漢中,抗拒國家。他欲拉攏某一起共事,某不得已便假意答應,尋機將其誅殺,其親信士卒千餘人逃散,追殺無果。”
楊儀將信將疑地點點頭,道:“平北將軍立下如此大功,某當稟明皇上,相信皇上一定會嘉獎馬將軍的。”
馬岱答道:“誅殺反賊,理所應當。長史前面先行撤退,末將帶兵斷後就是。”
一時之間,楊儀簡直不知道是什麼心情。
魏延該死,但卻不是死在自己的手上,這讓他的心裡像堵了雜草一般的難受。
那種滋味說不清楚,但著實就是堵,堵得慌。
楊儀越想越鬱悶,於是,便又叫人將魏延的頭顱拿來,再次驗看一遍。是的,沒錯,就是那狗日的魏狗頭!
一時之間,他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把將那人頭摔在地上,用腳狠狠踢出老遠,喝罵道:“庸奴,你也有今日!”
周圍聚攏了許多的軍卒,大家默默地看著楊長史的洩憤之舉,很多人面露不屑神色。當然,也有面色淡然的,還有面有慍色的,甚至,還有人咬牙切齒的,向地上吐口水的。
但人家是行軍長史,更是此時數萬北伐大軍的第一領導人,他現在想要幹些什麼,別人還真拿他沒有辦法。
洩憤之後,楊儀當即寫了奏摺,連同魏延的頭顱,派專人快速送往成都,向皇帝劉禪彙報。
然後,楊儀帶領大軍回返漢中大本營。
在於楊儀本人,還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他必須在完成諸葛丞相的臨終重託將大軍帶回漢中之後,立即趕往成都,將自己到手的權柄坐實了。
此次,當楊儀親手從諸葛亮手裡接過丞相印信,並且親口向丞相承諾,他一定會將所有隊伍帶回蜀漢時,楊儀的心裡是無比激動的。
他完全沒有想到,這樣的機會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但仔細想想,不是自己,還會是誰呢?
蔣琬在成都,沒有隨軍。
費禕倒是長期隨軍,但一直負責對孫吳的外交事務,在維持蜀漢和孫吳的友好政治聯盟上,他擁有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價值,而對於軍陣之事,卻插手極少。
而姜維他們,卻都是純純的軍漢,雖說打仗都是一把好手,但在政治上,其實不過是個雛兒。
再說了,縱觀整個大漢朝歷史,什麼時候會讓一個純粹的軍人做朝廷第一人了?軍人的頭上永遠都要坐著一個文人,文治武功文治武功,先有文治,後有武功,這是必須的!
所以,楊儀越來越覺得諸葛亮的選擇是正確的,英明的,偉大的。
,!
但也不是沒有隱患。
隱患就是魏延。
魏延和自己的不睦,人所共知,自己面對這個兵痞,還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那就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說不清。
但好在諸葛亮丞相偉大英明睿智冠絕古今,竟然算準了魏延必反,並且在魏延這個兵痞的身邊安排下了超級殺手等著他。
甚至,就連楊儀也沒有想到,這個殺手竟然是……馬岱。
唯一遺憾的是,這狗日的馬岱竟然沒有按照劇本來演,提前解決了魏延,以至於自己的所有高光戲份沒有了用武之地。
“這傢伙是不是搶戲上癮了!”
楊儀覺得,以後有機會的話,該如何拿捏一下馬岱才行。你西北馬家,喪家犬一般地落荒來到益州,就連馬超馬孟起那樣勇武的人物,哪一天不是夾著尾巴做人,什麼時候輪到你馬岱自作主張了?
要知道,自己每次只要一想到這個即將到來的局面,都是多麼地興奮不已。
楊儀無數次暢想過這樣的一副場景——
魏延帶著一萬大軍,堵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