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棄子,都是棄子(第2/4 頁)
而此計的核心點,就在於將印信兵符交給楊儀!
恰恰就是這一點,引發了後面的諸多矛盾。
爆發最激烈的,就是魏延。
想起魏延和楊儀這二人往日的諸多齷齪事,楊儀不由得苦笑起來:“性格決定命運,真的這樣哦。”
平時工作中,因為物資調配,和紀律監督,魏延就多次和楊儀發生爭吵,且都已經是公開的了,絲毫不加掩飾的矛盾。
爆發最激烈的時候,魏延常舉刀刃指向楊儀作威嚇,楊儀則往往是一開始爭辯不休,等到魏延要舞刀弄槍的時候,他卻又泣涕橫流。用川人的話說。
就是“拉稀擺帶”,不像個爺們兒。
但如此一來,魏延的名聲也很快就臭大街了——你將堂堂正正的公事矛盾,變成了私人糾紛,好意思?你一個堂堂正正的徵西大將軍南鄭侯欺負一個文人,算什麼本事!
就連軍隊裡的荊州幫子弟,有時候也看不過眼,覺得魏延鬧得實在不像樣子。
費禕常介入二人之間,為他們諫喻分別,以釋其意。
因此,諸葛亮在世之時,可以各盡魏延、楊儀之所用者,全賴費禕從中匡救之力。
“但是,現在,諸葛亮死了。”馬岱不由得一聲長嘆。
,!
“楊儀,也該來了吧。”
讓馬岱心心念唸的楊儀,確實就在距離馬岱不遠處的山道上狂奔而來。
一開始,接受這個授權的時候,楊儀的心裡也是打鼓得厲害。
說實在話,他是真的沒有帶過兵打過仗。
他就是一個長史,負責軍中物資排程這一塊的工作,這是他的專長。
而諸葛丞相卻臨終託孤,將大軍印信交付與他楊儀!
在內心裡,楊儀最怕的還是魏延。他註定不肯服從自己,萬一鬧出事端來,不可收拾。但諸葛亮的那封錦囊,給楊儀吃了一顆大大大大的定心丸。
看見是馬岱而不是魏延帶著大軍迎接自己,楊儀覺得奇怪得厲害,魏延魏文長那老匹夫呢?那粗軍痞呢?不是應該他帶兵攔住我們嗎?然後,我就激將他,問他:“你敢不敢叫三聲‘誰敢殺我’?”
但現在,站在面前的卻是馬岱!
他們的大軍都停駐在路邊生火做飯,大路敞開無阻,一個上來攔截的都沒有。
楊儀看著面前行禮的馬岱,沉聲問道:“馬岱將軍,我來問你——徵西大將軍呢?”
馬岱沉聲道:“啟稟楊長史,魏延那廝謀反,已被某誅殺當場,其餘逃散1000餘眾。”
楊儀心裡一沉,“魏文長已被誅殺?”
馬岱道:“正是!”
“首級何在?”
“首級在此!”
說著,馬岱一揮手,手下軍卒抱過來一個木匣子,裡面卻不正是那魏文長的一顆碩大頭顱!
楊儀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想起往日在這狗日的魏延面前遭受的那些窩囊氣,不由得惱火起來,一隻腳便踏在魏延的頭顱之上,指著罵道:“庸奴,有本事你再拿刀來威脅老子試試!”
說著,他還狠狠吐了一口痰在那頭顱上。
然後,厭惡地揮揮手,讓軍卒將頭顱拿開。
其實那頭顱已經用生石灰醃製了一天,要說完全保持原貌原狀,也是不可能的。但在每日心心念念要殺魏延這廝頭顱的楊儀眼中,則必須要親自確定——這廝是真的死了。
等軍卒將魏延頭顱拿開,楊儀看著馬岱,一臉的疑惑不解,道:“馬將軍,卻是為何?副將誅殺主將,還請馬將軍給楊某一個理由!”
馬岱連忙拱手道:“魏延謀反,證據確鑿——他帶著這支隊伍搶到前面來,本欲對長史不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