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夜校風波(第2/4 頁)
此支撐,這便是漢字構造中的一種深邃智慧,它無聲地告訴我們,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攜手並肩,便能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隨後,陳默寫下了 “休” 字,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如春風拂面,溫暖而親切,為這略顯嚴肅的課堂增添了幾分柔和的氣息。他耐心地解釋道:“再看這個‘休’字,左邊是人,右邊是木。大家不妨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樣一幅畫面: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大地之上,一個疲憊的身影緩緩走向村外那棵古老而粗壯的大樹,然後輕輕地靠在樹幹上,暫作歇息,讓身心在這片刻的寧靜中得到舒緩與放鬆。這便是‘休’的含義。這生動地體現了我們祖先造字時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與深刻感悟,他們從日常的生活點滴中汲取靈感,創造出了這些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同時,也讓我們明白,勞作與休息需相輔相成,猶如晝夜交替、陰陽互補,唯有如此,生活才會張弛有度,充滿和諧與美好。”
他接著寫了 “明” 字,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日月為明,日之光輝燦爛奪目,熾熱而濃烈,猶如生命的激情與活力;月之清冷柔和靜謐,安詳而溫婉,恰似心靈的寧靜與慰藉。日之光芒與月之清輝交相輝映,共同照亮世間萬物,驅散黑暗與陰霾。這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皆有其相對卻又互補的一面,如同陰陽兩極,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彼此平衡,方能和諧共生,構成這豐富多彩、變幻無窮的世界。”
陳默一邊講解,一邊在黑板上繪出相應的簡筆圖案,那些圖案雖寥寥數筆,卻生動形象,能夠幫助村民們更直觀、更清晰地理解漢字背後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深邃文化哲理。村民們被深深吸引,沉浸在這奇妙無比的漢字世界裡,如痴如醉,對知識的渴望愈發熾熱,彷彿在他們面前展開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畫卷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力量,等待著他們去汲取、去探索。
而此時,在教室窗外那片幽深得如同墨汁般的黑暗中,村霸劉祥海正像一抹遊蕩的暗影,蟄伏待機。他嘴裡叼著一根菸,菸頭於夜色中閃爍不定,猶如惡狼那狡黠而兇狠的雙眸,忽明忽滅間,盡是囂張與挑釁。他猛地深吸一口,菸頭瞬間亮起刺目的火光,那火光在漆黑如墨的夜色中顯得格外醒目,恰似暗夜中閃爍的鬼火,令人心生寒意。繼而,他悠悠地吐納出一口濃煙,煙霧繚繞之中,他的眼神仿若淬毒的利刃,閃爍著惡意的寒光,昭彰而濃烈,似乎在精心籌謀一場突如其來的禍端。旋即,他緩緩地將菸頭湊近教室窗戶上那透明的塑膠雨布。瞬間,雨布在高溫的侵襲下,迅速軟化變形,不多時,五六個黑洞洞的創口乍現,宛如一張張惡魔的大口,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息。創口周邊的塑膠,蜷縮扭曲,彷彿在痛苦地掙扎,散發著刺鼻的焦糊氣息,這股異味,仿若惡魔那猙獰的嗤笑,隨著微風悄然潛入教室,打破了原本那寧靜而和諧的學習氛圍。
正沉醉於教學之中的陳默,嗅覺陡然警覺,那股異味如芒在背,令他心中一緊。他眸光如電,仿若能洞穿這無盡的暗夜,瞬間便鎖定了窗戶的方向。剎那間,劉祥海的惡行無所遁形,猶如在陽光下暴露無遺的醜惡嘴臉。陳默眉頭微微皺起,心底怒火中燒,猶如即將噴發的火山,但他仍強抑不發,宛如一座沉穩的泰山,巍峨屹立,不為外物所動。他深知此刻教學乃重中之重,是村民們走向光明未來的希望之路,豈因惡人的挑釁而中道崩殂,前功盡棄。於是,他僅微微提高聲調,那聲音如洪鐘大呂,威嚴四溢,在教室中迴盪:“諸位,莫為外界所擾,且專注於此。”
然而,劉祥海見自己的行徑未激起陳默的驚濤駭浪,心中憤懣更甚,仿若被撩撥的惡獸,愈發狂躁不安。他憤然擲下菸頭,以腳狠碾,那動作彷彿要將心中的怨氣與不滿宣洩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