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詳細剖析道家修煉之秘!(第2/4 頁)
,渾融神炁,名之曰添油接命術。
所守者是“竅穴”,能守者是“心神”。“心不守竅,心息不依,神炁不注,玄關不開。”玄關不開,藥從何來?凝神炁穴的目的,一是交媾神炁;主要之處還在於開啟玄關,關藏先天元炁的下玄關。開啟玄關,地覆天翻。
對此,筆者在前述《玄關、玄牝與玄竅》一文中已有詳論,讀者可參閱之。“假立定位假玄關”,假設它在吾人臍下一寸三分裡面,而意守之。“功到機現真玄關”,炁發則成竅”,玄關現矣,靈藥產矣。
叄
調息不守竅,神氣各自鬧,坎離不相交,神仙一旁笑。守竅又調息,神戀氣不離,坎離頻交媾,玉液涓涓滴!凝神炁穴,調息守竅,乃天入地中,陽入陰中,性入命中,火入水中,神入炁中;“今日說破我家風,太陽移在月明中”,坎離交媾,構築玉液還丹之基。
常言道:“孤陰不長,獨陽不化。”陰陽交媾,變化生起,從此生生不已,就順以生人而言,帥哥再帥,靚女再靚,如不結良緣,孤陰寡陽,就不能生兒育女而生生不息。
逆以修仙也是這樣,神(陰)炁(陽)不交,孤陰寡陽,就不會混沌神炁而產出太極真種以化化無窮,天命元神最後隨色身的衰朽物化而去,空來這人世間一遭!
《西山記》:“雖知養生之理,不悟修煉之法,則生亦不長。雖知修煉之方,不得長生之道,則修亦無驗。”混沌神炁、交媾陰陽的理法,“大道至簡”,就是調息守竅——守竅調息;或曰守中抱一。
正如呂祖所言:“借有為之術,達無為之境。”神炁氣合一,性命盡歸根。紫陽真人也說:“但識無為為要妙,雖知有作是根基。”入門守竅,凝神調息全繫有為法:“有為雖偽,棄之者佛道難成。”有為這根柺杖須用時還是要用的。
至於煉功的姿態,仙道修持則較為自由,以舒適安泰為宜,站、坐、躺、臥均可,如陳摶老祖則以睡功聞名於世。盤坐有盤坐的好處,尤宜於年老體虛、心功能低下者。
雙腿盤坐,兩手交叉,使四肢活動靜止,內氣相互交流,便可減輕心臟的負擔,所以靜止的時間愈久,對於恢復心臟功能的功效愈大。雙盤、單盤、散盤均可;能雙盤則更妙!可根據自己的體能情況而定。
身體弱者,可以背靠椅子或沙發,臀部下面置一坐墊,令尾閭虛出,以免阻礙任、督二脈氣血的交換與執行。初次煉功,精神疲憊,容易昏沉,乃至很快入睡——此乃“帶功睡覺”,睡得既深且沉,效果特好!哪怕只有十來分鐘,醒後頭腦非常輕靈,即行接著煉功,功效猶顯!
中派大師李道純曰:諦觀三教聖人書,“息”之一字最簡直。若於息上做功夫,為佛為仙不勞力。
“調息”的方式,可謂多如牛毛,讀者自可擇其善者而從之。從修持丹道、混沌神炁而言,筆者推崇張三丰祖師的凝神調息法門:
以眼觀鼻,以鼻觀臍,上下相顧,心息相依,著意玄關,便可降伏思慮。總的原則是:調息凝神,凝神調息。排程陰蹺之息與吾心中之氣,相會於炁穴之中。顯然,凝神就是修性,調息就是煉命,凝神調息,則性命雙修。性命在人體什麼地方進行雙修——下丹田的玄關炁穴處。
先天元炁執行的路線,與我們後天呼吸執行的路線正好相反。一般保健修煉者採用的是“順呼吸”方式,即我們吸氣時,呼吸氣由上而下行;而元炁此時則自下朝上走;呼氣時,彼此正好相反。丹道修持必須順應元炁的執行路線,故應採用“逆呼吸”方式,吸氣時引息向上,呼氣時息向下落;始終不管口鼻。
上坐,閉目塞聽,安神於臍下一寸三分處內裡的“虛無窟子”中,假設那裡就是玄關炁穴——混融神炁的道場。凝神炁穴,意照陰蹺,吸氣,意想腎氣從會陰部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