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門閥緩解策,電報主軸線(第2/2 頁)
耗費三個多月,已經是沿途全力保障及優先通行的極限。
倘若想要一直走陸路,根本就沒有真正的通行道路,只能不斷地嘗試,反覆在不同部落之間穿行,
一旦迷失方向,天子使者團隊成員的結局,將會異常悲慘。
要麼會喪失心智,要麼被充當奴隸,要麼成為一堆枯骨,
至於遠在吳國的邦諜所發來資訊,姬宮湦為何能夠更快收到,完全得益於有線電報機的不斷改進,外加線路建造技術與速度的提升。
太造內史仲颸在這方面,確實有過人天賦。
鎬京王城至洛邑的線路早已暢通,後來姬宮湦拿下姚地碼頭,有線電報機的線路便沿著大河鋪排至姚地碼頭。
等到濟北郡逐漸成型,有線電報機的線路隨即延長至濟北郡出海口。
上述有線電報機的線路,被姬宮湦正式名為大周帝國東西第一主軸線。
以鎬京王城為中心,北上南下的有線電報機線路,為大周帝國南北第一主軸線。
洛邑最重要節點,北上南下的有線電報機線路,則被姬宮湦名為大周帝國南北第二主軸線。
遠在吳國的邦諜整理好密報,會透過心腹下屬快速送往虎嘯軍營地。
隨後,虎嘯軍軍中得長羽甲士,將會以最快速度,把密報送至泗水郡。
泗水郡的有線電報機站點拿到密報,會與南陽郡的有線電報機站點聯絡,將線路轉接至南北第一主軸線。
最後,便是洛邑第二次轉接,透過東西第一主軸線,直接抵達鎬京王城站點,再由長羽甲士送入王宮大殿,呈遞到姬宮湦案前。
如此傳遞密報,由於經過的有線電報機線路極其漫長,而且涉及的大小站點極多,需要調動大量人手,因此僅限極端情況、緊急意外與重大事務等使用。
得益於有線電報機,姬宮湦可以快速獲知吳國的內部情況。
根據邦諜的不斷深入瞭解,最先查明下列內容。
吳國國君姬夷吾之所以願意主動進土獻民,完全是聽聞姬太伯與姬仲雍的事蹟,並決定遵從吳國祖訓。
吳國祖訓大意為,吳國乃姬姓周室分支。
周王室興盛時,吳國便遠僻他鄉,先行保留住姬姓周室的血脈。
周王室衰落時,吳國需則要堅持積攢力量。
等到周王室無法撐起姬姓周室,吳國便可以接替周王室,力爭成為九州共主。
經過邦諜繼續調查,外加吳國卿士貴族佐證,很快獲得新的情報。
吳國國君姬夷吾之所以如此爽快,還有一個最為最大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