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瘟疫與權勢,富饒及剿滅(第1/2 頁)
吳國周邊的越族部落,從十多年起,就已經開始爆發一種慢性瘟疫。
這種慢性瘟疫似乎與山林有關,只要到過原始密林的人,回來之後便會病懨懨的,渾身上下都使不上勁。
與此同時,還會經常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症狀。
過了一段時間,感染慢性瘟疫的人便會骨瘦如柴,但是肚皮會鼓起變大。
等到後期,感染慢性瘟疫的人,還有可能出現呼吸急促、抽搐、智力障礙等症狀,直至最後痛苦死亡。
更為關鍵之處,一旦有人感染慢性瘟疫,其家眷與鄰近之人,也會陸續被感染。
根據吳國國君姬夷吾親口描述,吳國南部以南,便有不少越族部落,因為慢性瘟疫持續擴散,最終導致整個部落滅絕。
吳國國君姬夷吾深知,伴隨慢性瘟疫不斷蔓延,遲早有一日會傳入吳國。
屆時,毫無應對之策的吳國,只能無奈踏上亡國滅種之路。
現如今,聽聞大周帝國種種事蹟,吳國國君姬夷吾很快便將利弊權衡清楚。
主動向大周帝國進土獻民,不僅自己可以獲得良好待遇,吳國的卿士貴族也能有不錯的出路,國野之人更可以離開梅里一帶,前往九州各郡縣租賃農莊草場。
不用再擔心越族部落的慢性瘟疫蔓延,也不必再為所謂的國事操勞。
唯二的代價,便是將吳國傳祀徹底併入周王室,姬夷吾本人則失去吳國國君之位與府庫積攢。
前者屬於迴歸本宗,後者則是對權勢的取捨。
吳國國君姬夷吾所作出的抉擇,便是放棄權勢,以此換取更廣闊與更安全的生存空間,避免慢性瘟疫對吳國子民造成滅絕威脅。
姬宮湦聽完上述密報,總算明白吳國國君姬夷吾為何會如此爽快,彷彿期待已久一般,積極主動向大周帝國進土獻民。
“如此一來,接納吳國國君姬夷吾主動進土獻民,應當不存在留下嚴重隱患之說。”
一旁的屠慕道:“最大的隱患,便是吳國太過遙遠。大周帝國若要真正控制,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倘若只是名義上的管轄,又極其容易滋生匪患盜賊。”
姬宮湦道:“吳國現有疆土異常平坦,而且比巴蜀更加肥沃。只是吳國曆代先祖與普通子民,均沒有大面積開墾種植,反而逐漸向越族部落靠攏,改為以漁獵為主。”
內史伯朙很是好奇。
“敢問大王,吳國現有疆土,果真比巴蜀更肥沃?”
姬宮湦直接點點頭
“孤王夢遊太虛之時,天上的仙人描繪堪輿圖時,曾向孤王指點,九州大地有五處土地富饒,而且較為平坦之地域。”
內史伯朙更好奇:“是哪五處平坦的富饒土地?”
姬宮湦站起身,緩緩走到九州堪輿圖前,隨後依次揮動指揮棒。
“其一,便是開墾千載的廣闊中原,孕育出華夏這個繁盛文明。其二,則為疏浚後的雲夢大澤,能冠以雲夢熟天下足之稱。”
“仙人所言,確實如此!”
“其三,便是吳國所處太湖一帶,開墾成功後將會變成魚米之鄉。其四,修築水利後的巴蜀之地,則有上天府庫之美稱。”
“尚有一處。”
“其五,需要持續墾荒的東北之地,亦可出產大量糧食。”
“多謝大王解答!”
內史伯朙言罷,當即揮筆詳細記錄上述內容。
姬宮湦不由得笑道:“內史倒是不必如此在意,大周帝國地廣人稀,單是中原便足夠養活萬萬人。”
內史伯朙道:“大周帝國現有人口,應當已經達到七百萬。”
姬宮湦道:“即便大周帝國有足夠多的人口,若想達到大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