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碰撞的理想目標(第1/2 頁)
林靈珊所說,也不是沒可能。
但林凌柒的思路卻完全相反——能大張旗鼓的瘋狂吞噬眾多星河系,還怕什麼其它超星系團裡的對手?
倘若真有,對手也不可能坐視巨引源如此瘋狂成長而置之不理吧?
反之,巨引源的所作所為,更像是拉尼亞凱亞超星團的入侵者!
如果它真誕生與此,又怎會不擇手段的毀掉一切?
就是身為黑洞的林凌柒在吞噬物質成長時,也是本著資源再生重複利用的態度,決不主動吞掉任何孵化恆星的星雲團!
如果這個猜測屬實,那身為入侵者的巨引源,就更不會允許任何有潛在威脅的存在,出現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內!
也因此,他才會表現得如此小心謹慎,不曾想竟被林靈珊拿來說笑......
不過她的另一個觀點——關於時空母皇因為極度弱小而不會被巨引源注意,他稍稍思索後,倒是勉強贊同這個觀點。
畢竟時空母皇根本無法被觀測,必須用意識去感應才能發現。
再加上林靈珊僅僅與她融合了小部分意識,而且還寄生在吸積盤上,只要林凌柒自己不被發現,時空母皇也不可能被提前發現才對。
想到這裡,他又自嘲一笑。
巨引源實在太過遙遠了,根本沒必要為此與林靈珊爭論,所以當即沉默下去......
發現被說服的林凌柒不再吭聲,心下沾沾自喜的林靈珊反倒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卻也不知該說點什麼安慰一下,索性繼續研究起量子傳輸基站的事。
此後的時間裡,林凌柒除了操縱引力讓那些恆星一顆接著一顆進行碰撞外,始終躲在這團塵埃氣體內。
隨著三恆光子層漸漸擴大,可進行對撞的巨恆星也越來越少。
6100年5月5日8時32分。
整整一百年的時間裡,總計480顆巨恆星不緊不慢的全部完成碰撞,共生成微型黑洞58個、小型黑洞10個、中子星52顆、白矮星110顆。
此外,還有20顆巨恆星莫名其妙的爆炸,形成星雲殘骸......
這已經是他努力調整並仔細平衡後,得出的最佳結果!
“光子意識網”算出較為理想的結果,如果不出現40%以上的誤差,這些所有碰撞產生的天體,最終能生成2箇中型黑洞!
6150年3月2日10時57分。
隨著最後的兩個小型黑洞相互吞噬併成功晉級,又一箇中型黑洞順利產生。
加上最開始直接撞出的中型黑洞,現在林凌柒共擁有3箇中型黑洞。
至此,他高度緊繃的心神才稍稍放鬆,這才發覺由於過於專注,而導致精神意識異常疲憊!
還好,這些年慎之又慎的操作,並沒出現任何意外。
休息片刻,他將三個中型黑洞同樣藏匿在塵埃氣體團中,卻在檢視屬性欄時,陡然發現一個嚴重被遺漏的重要問題:
他此時的質量已經達到0.7+0.7的標準質量,所釋放出的核心引力哪怕沒有轉換四象屬性,卻能將這三個中型黑洞一起拉動!
這豈不是證明,他的質量比這三個中型黑洞還要高?
即便他有兩個奇點核心,而且達到了小型兩儀黑洞的高階級別,頂多能和兩個新生的中型黑洞質量接近,又怎可能比它們總和還要重?
或許,兩儀黑洞的引力強度不能單純用1+1=2來進行計算,但在他奮力拉扯時,難道不是應該主動向三個中型黑洞飛去?
而且這幾千年來,隨著他吞噬同化率不但提高,連續吞掉的恆星早已達到數百萬顆!
不管質量守不守恆,事實上都是要遠遠超過形成三個中型黑